發新話題
打印

素食與佛教、王子與皇帝

素食與佛教、王子與皇帝


2009年07月25日 作者:蕭蕭 來源:中華素食網原創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素食曆史的國家,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漢地已有素食之風,《黃帝內經》等醫書中就記載著古人提倡的“養、助、益、充” “五穀爲養、五果爲助”等飲食觀念,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人很早就了解到素食對人體健康的利益與養生作用了。

        自從“達摩西來”傳授佛法來到中國,佛教文化便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佛教提倡素食慈悲的理念對我國佛教文化與素食發展有著極深遠的影響!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他是古印度代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29歲出家修行7年,遍訪當時的智者名人,最後在一棵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被佛教徒尊爲“釋迦牟尼”(釋迦族的聖人)他傳教40多年,80歲涅槃。

        作爲一個王子,他放下一切榮華富貴、帶領僧侶去托缽修行,並始終格守著嚴格的“淨素”戒律,他在許多經典中教導僧侶爲何要素食的理由:
       《楞嚴經》:「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
       《顯識經》一切卵(蛋類)不可食。
       《梵網經菩薩戒本》: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衆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衆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釋迦牟尼佛不但教導僧侶不能吃衆生肉,還告訴僧侶:真正清淨的修行人,走路都不忍踩到路邊的小草…更何況取衆生肉來吃呢?——

      《楞嚴經》:“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何大悲,取諸衆生血肉充食。若諸 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奶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爲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 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衆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從上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與其僧侶們是真正的持淨素者!

        可現在卻有許多人說:“原始佛教並沒有規定僧人吃素,而是隨緣隨化,因此律儀中並沒有禁止食魚肉的戒條,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在沿門托缽時,常常是遇葷食葷,遇素食素,並無什麽禁忌,佛托缽時是吃方便素,施主如果布施肉他就吃肉。。。”

       這些都是看經典不夠或是不懂經義者也!

       事實是在當時以托缽爲生艱難的條件下、釋迦牟尼佛還告誡徒弟們,托缽時粘有葷腥的菜都要用水洗過才可以吃:

       《涅盤經》:迦葉問佛:「若乞食時,得雜食肉,雲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吃素的,人們看到穿黃衣服的人來乞食,都知道應該布施素食,何況在當時的生活條件下,貧民自家裏也沒有肉可以布施。
        已開大悟,成就大智慧、大力量的釋迦牟尼佛,早在2500前就預見到末法時代會有許多自稱佛教徒的人,卻在吃肉!會有許多人聲稱吃肉也可以開悟,行菩薩道。

        他告知阿難:凡是教人吃肉的,都是魔說。這些人都是鬼神派來的!並告知當時因砂石之地草木不生,他才用神通化肉給徒弟吃,那隻是沒有生命的“五淨”假名“肉”而已!

       《楞嚴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 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爲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衆生肉,名爲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刹,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

        一個印度的王子給中國帶來了令人解脫成佛的佛法,帶來了“肉食會讓人永墮地獄”的警誡、告知修行者必須持純淨素食的戒律才能成就真理!而實施嚴格遵守此戒律並帶頭終身吃素、推動發展素食的是一位中國的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蕭衍,虔信佛教,曾三度以身舍佛。因其對佛教經典熟稔於心,深諳佛理,他根據佛經《梵綱經》的規定:“不得食一切衆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不得食五辛:大蒜、蔥、韭、薤、興渠”,嚴格施行僧人吃素的製度。

        梁武帝是真正了解大乘佛法慈悲教義的重點,他不但下了一道“斷殺絕宗廟犧牲詔”,禁止宗廟用肉食祭祀,也不準太醫以“生類合藥”這項措施,更重大一項曆史性的措施,就是梁武帝自己以身作則,以王法爲後盾強製執行。爲此,他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公告說明這項曆史性措施。在《斷酒肉文》中,除了引證《大般涅槃經》、《楞伽經》、《央掘魔羅經》等大乘經典依據外,梁武帝還詳舉了各種理由,充分說服僧人遵行:

        一、僧人不斷魚肉,會有九項理由“不及外道”,但一流的佛法,要有一流的弘法人才,若被外道比下去,太辜負僧寶之尊了。
        二、僧人不斷酒肉,也有九種連在家居士不如的嫌疑。僧寶要領袖群倫,作大衆依皈,怎能有不如在家人的行止呢?
        三、僧人食肉,會有遠離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道、佛果等四十六種修行障礙。
        四、僧人食肉,將種下魔行、地獄種、恐怖因等一百一十六種惡因。
        五、若相信佛所言不虛?就不能因爲尚未證得道眼,就看不清、想不透,衆生肉即過去生有緣眷屬,一旦吃肉,便會有至親成爲怨敵的果報。
        六、啖食衆生,産生理、事二障難,理障就是“愚癡無慧”,翻成白話就是“變笨”。事障就是在修行路上,易被幹擾引入歧途。

        聰慧的梁武帝,除了願力深廣外,也明白執行新信條,一定遭緻部分的反彈力量,所以,他索性以身作則起誓,自己若做不到“願一切有大力鬼神,先當苦治蕭衍身,然後將付地獄閻羅王與種種苦,乃至衆生皆成佛盡,弟子蕭衍猶在阿鼻地獄中”。

        皇帝沒出家,卻發毒誓來保證恪守出家人的信條。公布了這篇斷酒肉文,也等於在強製執行淘汰素行不良的僧尼諸衆,續佛慧命。

        爲了取得全體僧衆共識的認同,梁武帝接著邀集僧尼衆一百九十八人,在宮廷舉行了一場研討會。研討“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的爭議。梁武帝佛學湛深、思慮精密地提了五十個問題,藉由三位律師的回答,以明辨各種發生的錯謬見解。

        天監十年,即公元511年,梁武帝寫了4篇《斷酒肉文》,並在皇宮“鳳莊門”集僧尼1000餘衆,宣唱此文。

        此文第一次提出禁止僧尼“食一切肉”的主張,並以“王法治問”的強製措施嚴加管製,從而嚴格形成按照經典吃素持戒的製度。

        與此同時,梁武帝還提倡臣民吃素,並規定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準用三牲豬頭,而改成麵粉做的犧牲品。

        由於皇帝以身行令、上倡下導,大大推動了中國素食文化的發展,素食因此在中國蔚然成風。除了佛教、很多文人誌士也崇尚自然,認爲吃肉使人氣濁,吃素使人氣清,因而追求清氣,奉行素食原則。

        據此後菊《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記載,北宋卞京和南宋臨安的市肆上曾有專營素菜的素食店。

        宋朝時有林洪的《山家清供》,其所載一百多種食品中大部分爲素食,包括花卉,藥物、水果和豆製品等。此外還有程達叟的《本心齋蔬食譜》記錄了20種用蔬菜和水果製成的素食。元明清三代,素菜的發展愈加繁榮,素菜在各種文獻中的記載也非常豐富。清末薛寶辰曾有素食專著《素食說略》,其中記述了200多種素食。 中國素菜還曾有走出國門的曆史:據日本學者木宮泰彥的《中國交通史》記載,明末隱元和尚東渡日本時,曾傳去某些烹飪製作技術,其中就有“淨素烹飪”技術。

       素食發展至今中國現代素菜已發展到數千款之多,烹調技法極爲高超,爲全世界所贊歎!
        
        由西方發達國家肉食導緻高發心血管、癌症等疾病的前車之鑒,如今素食已經成爲一種遍及全球的健康與時尚,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賞識與接受。

        由於全球人類大量肉食、過濫發展畜牧業所導緻甲烷釋放引起的環境破壞、全球暖化、冰河融化、等氣候性災難頻發。。。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棄葷茹素更是被提高到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高度上來了。

        在我們緬懷、感激給全世界帶來佛法真理的偉大印度王子、感激虔誠學佛、終身茹素、嚴格僧侶持全素戒律、推動中國素食發展的皇帝的同時,讓我們再來重溫釋迦牟尼佛的這條佛典:
       《楞伽經》:大慧,凡殺生者,多爲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生同罪。


轉載請注明:中華素食網

转自:中华素食网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vegan.com/2009/welcome_to_china_vegan@20090725175934.htm

TOP

聯絡電話 0928 807 814

世事如棋 乾坤莫測 笑盡英雄阿 三宇敬上

TOP

簽。

[ 本帖最後由 啟賢 於 2010-5-3 23:53 編輯 ]

TOP

 
聯絡電話 0928 807 814

世事如棋 乾坤莫測 笑盡英雄阿 三宇敬上

TOP

閱讀中,先搶簽咩。

TOP

引用:
原帖由 Jade 於 2010-4-28 17:38 發表

”,“不得食五辛:大蒜、蔥、韭、薤、興渠”,嚴格施行僧人吃素的製度。
我有食五辛...

請問"興渠"是甚麼?  

TOP

啟賢好強, 竟然看得懂老師的圖話?  哈哈哈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8%BF%E9%AD%8F

阿魏(學名:Ferula assafoetida)是一種印度香料,又名興渠(Hingu)、阿虞、薰渠、哈昔尼、芸臺等。這種香草在西域有出產,但中國不常見,是一種近似芫荽的植物,所以亦有人直接指為芫荽。此名多見於佛經,屬於佛教徒禁食的五辛。



[ 本帖最後由 大大 於 2010-5-4 12:21 編輯 ]

TOP

謝謝大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