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不亂?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 淨空法師講 (第二六卷)
香港 檔名:14-14-26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不亂?
是我們心不清淨,我們沒有真正做「洗心易行」的功夫,沒有遵照《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來修行;修行就是易行,改變我們錯誤的行為。
從哪裡改變起?
我剛才所講,一定要從我們自己的心裡面,放棄一切惡的記憶,把一切惡的記憶念頭捨棄得乾乾淨淨,用善念取而代之。
記一切眾生的善,不要記一切眾生的過惡,永遠生活在誠敬、感恩的境界之中,
你說這個人生活多麼充實,生命有意義、有價值,沒有罪惡。
知道人家以惡意對我,不是他的本意,是他的誤會。這話是真的,不是故意做此想,都是事實真相。
他對我們認識不清楚、不了解,聽信別人的謠言,或者是看錯我們自己的行為。
我們的行為,心行都是善的,
可能我們的手段,用的方式是不善的,他不了解;不善的手段可以達到善的目的,他沒有看到後面的目的,只看到眼前我們的造作,產生了誤會,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往往有之。
我們決定不能夠記仇、記恨、記人家的過失,這種心是非常不善的心,一定要記別人的好處。
別人照顧我們一天,供養我們一餐飯,這個恩德都不能忘。
古時候大家知道,韓信所以能夠建功立業,他最大的長處是不忘恩。
自己在窮困的時候,挨餓的時候,漂母給他一碗飯吃,一生不忘記,自己成功之後,還找這個人報恩,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滴水之恩終身不忘,
再大的過失,再大的侮辱陷害,一笑了之,絕(決?)不在意,
這是我們修行證果的本錢。
你要沒有這個基礎,沒有這個本錢,你怎麼樣苦修,你也不會證果。
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這些事,不在這些事上下功夫,我們念佛怎麼能成就念佛三昧?
所以許許多多念佛同修告訴我,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原因不知道在哪裡。
甚至於在念佛堂領眾修行的法師,功夫也不得力,
為什麼不得力?
下了堂之後還有 是非 人我,
言談之間還記得過去哪個人對不起我,
還有這些念頭在,他功夫怎麼能得力?不可能。
講經說法的法師,對於過去恩恩怨怨沒有忘記,他就不開智慧,他講經永遠不會有進步。
講經沒有進步,就說明他修行的功夫沒有進步,這一定道理。
你真有修養,你才能講得出真東西,講得出真味道來。
《文殊般若經》裡面有一段話,
「若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
捨諸亂意這一句話要緊,
亂意裡頭 最嚴重的就是 恩怨,
要把這些不善念頭捨盡。
還得「不取相貌」,不取相貌怎麼說?
不著相。
然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這個事情我們同修當中有,有人告訴我,他在念佛的時候見到很多很多佛,但是他不是常常見。
那是什(怎?)麼回事情?
一念相應,很短的時間,這一念他心裡頭確實萬緣放下,心地清淨。
雖然這個時間很短,一剎那之間,一剎那之間就有感應,他就見到無量無邊諸佛,或者聽到無量無邊諸佛念佛的聲音。
這是證明,證明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沒有這個感應;換句話說,我們從來沒有一念清淨過,所以你得不到感應。
得不到感應,也不必求感應,有求感應那個念頭是妄念,障礙感應,
不要求,自然的,心地清淨自然這個境界會現前。
現前也不要歡喜,一生歡喜心又錯了,你又起心動念,馬上就墮落了、就回頭了。
這是我們要了解,修行當中的境界。
我們再看下面文:
【入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
底下這兩句話重要。
【發深廣心,住堅信位。】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9-7-23 03:1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