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優婆塞戒經 名 義 菩薩品

優婆塞戒經 名 義 菩薩品

T24n1488_p1041a06(00)║  優婆塞戒經名義菩薩品第八

T24n1488_p1041a07(00)║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

T24n1488_p1041a08(03)║一者假名菩薩。二者實義菩薩。云何名為假名菩薩。

T24n1488_p1041a09(00)║善男子。眾生若發菩提心已。

T24n1488_p1041a10(06)║樂受外術及其典籍持諷誦讀。即以此法教化眾生。

T24n1488_p1041a11(03)║為自身命殺害他命。不樂修悲樂於生死。

T24n1488_p1041a12(03)║常造諸業受生死樂。無有信心於三寶所生疑網心。

T24n1488_p1041a13(00)║護惜身命不能忍辱。語言麤穬悔恨放逸。

T24n1488_p1041a14(01)║於己身所生自輕想。我不能得無上菩提。

T24n1488_p1041a15(02)║於煩惱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壞結方便。

T24n1488_p1041a16(03)║常生慳貪嫉妒瞋心。親近惡友懈怠亂心。

T24n1488_p1041a17(04)║樂處無明不信六度。不樂修福不觀生死

T24n1488_p1041a18(05)║常樂受持他人惡語。是名假名菩薩。善男子。

T24n1488_p1041a19(05)║復有眾生發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24n1488_p1041a20(03)║聞無量劫苦行修道然後乃得。聞已生悔。

T24n1488_p1041a21(04)║雖修行道心不真實。無有慚愧不生憐愍。

T24n1488_p1041a22(05)║樂奉外道殺羊祀天。雖有微信心不堅固。

T24n1488_p1041a23(06)║為五欲樂造種種惡。猗色命財生大憍慢

T24n1488_p1041a24(06)║所作顛倒不能利益。為生死樂而行布施。

T24n1488_p1041a25(07)║為生天樂受持禁戒。雖修禪定為命增長。是名假名菩薩。

T24n1488_p1041a26(01)║實義菩薩者。能聽深義樂近善友。

T24n1488_p1041a27(05)║樂供養師父母善友。樂聽如來十二部經。

T24n1488_p1041a28(06)║受持讀誦書寫思義。為法因緣不惜身命妻子財物。

T24n1488_p1041a29(03)║其心堅固憐愍一切。口言柔濡先語實語。

T24n1488_p1041b01(03)║無有惡語及兩舌語。於自身所不生輕想。

T24n1488_p1041b02(04)║舒手惠施無有禁固。常樂修磨利智慧刀。

T24n1488_p1041b03(04)║雖習外典為破邪見出勝邪見。善知方便調伏眾生。

T24n1488_p1041b04(01)║於大眾所不生恐怖。常教眾生菩提易得。

T24n1488_p1041b05(02)║能令聞者不生怖心。勤修精進輕賤煩惱。

T24n1488_p1041b06(03)║令彼煩惱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

T24n1488_p1041b07(04)║為涅槃果持戒精進。願為眾生趨走給使。

T24n1488_p1041b08(05)║令彼安隱歡娛受樂。為他受苦心不生悔。

T24n1488_p1041b09(06)║見退菩提心生憐愍。能救一切種種苦惱。

T24n1488_p1041b10(07)║能觀生死所有過罪。能具無上六波羅蜜。所作世事勝諸眾生。

T24n1488_p1041b11(00)║信心堅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報。

T24n1488_p1041b12(01)║於怨親中其心無二。施時平等捨身亦爾。

T24n1488_p1041b13(01)║知無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攝法攝取眾生。

T24n1488_p1041b14(02)║知世諦故隨眾生語。為諸眾生受苦之時。

T24n1488_p1041b15(03)║其心不動如須彌山。雖見眾生多作諸惡。

T24n1488_p1041b16(04)║有少善者心終不忘。於三寶所不生疑心樂為供養。

T24n1488_p1041b17(01)║若少財時先給貧窮後施福田。

T24n1488_p1041b18(06)║先為貧苦後為富者。樂讚人善為開涅槃。

T24n1488_p1041b19(07)║所有伎藝欲令人學。見學勝己生歡喜心。

T24n1488_p1041b20(07)║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恒為他人。

T24n1488_p1041b21(00)║是名實義菩薩。善男子。菩薩有二種。

T24n1488_p1041b22(03)║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為實義菩薩。

T24n1488_p1041b23(02)║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是乃為難。何以故。

T24n1488_p1041b24(04)║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TOP

是  
現下所行仍多是 偽善

TOP

請問優婆塞是什麼
善生是誰啊

TOP

原來是這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1507239

善男子、善女人

(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 kyi bu) 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義。經典中對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 子、善女人之稱呼。此時的「善」,係對信佛、聞法、行善業者之美稱。



窺基《阿彌陀經通贊》則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語優婆塞、優婆夷之譯,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 《雜阿含經》卷三十七〈善男子經〉云(大正2‧275a)︰「有不善男子、善男子,(中略)云何為不善男子﹖謂殺生者,乃至邪見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善男子﹖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善男子。」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第十四章載,有三種善男子、善女人,於甚深義離自毀傷,生大功德入大乘道。何等為三﹖一者自成就甚深法智,二者成就隨順法智,三者於諸深法不自了知。



此外,淨土系諸師對「善男子」一詞亦有特殊解釋。如《阿彌陀經》云(大正12‧347b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對此,袾宏《阿彌陀經經疏鈔》舉二義,謂 善男子、女人之「善」有二義,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類;「男女」者,則總指緇素利鈍及六道一切有緣之眾生。蓋凡一切男女,今得聽法者,必有宿善,故云善男、善女。又於經聞佛名信心念佛者,亦是善人,故云善男、善女。



後代註釋家依此二說者甚多。然法然《阿彌陀經經釋》則謂善男子、善女人乃指念佛行者。 此外,大乘經典中,呼菩薩時,多稱善男 子,呼比丘時,多呼其名。然有時亦以「善男 子」稱呼比丘,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七〈跋迦梨經〉云(大正2‧347b)︰「跋迦梨善男 子,不住神職,以刀自殺。」



〔參考資料〕 《大品般若經》卷八;《無量壽經》卷下。

TOP

http://tw.myblog.yahoo.com/jw!Wb ... E-/article?mid=5414

以前我們平常經上面總是看到『善男子!善女人』,我們隨便開口就善男子善女人,現在我們瞭解,這個「善」字的意義,有它程度深淺的不同。普通我們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是一個口頭上面的習慣,也就是給大家一個好的印象。

現在我們這裡瞭解,這個「善」字具有種性的修學佛法的補特伽羅這個人,那麼具要什麼條件呢?一定是前面斷器三過具六種想,乃至於要具弟子相,具弟子的四個相,這個才成「善男子、善女人」。所以這個關鍵非常重要,平常我們總說修學佛法了,為什麼得不到好處呢?就是那個「善」字的定義不知道,或者應該這樣說,就是「善」,究竟我們內心上面到了什麼程度,那個時候你才能夠承受聽聞佛法,大家都沒這個準備,就想去求佛法了,那所以得不到好處。要那個時候才曉得我自己的條件如何?假定你條件不具足的話,很明白很清楚,那麼現在這一種具足條件的善男子善女人,真正修學佛法了,你只要能夠這樣做到的話,那下面好處就跟著來了,什麼呀?

「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善知識之所以成為善知識的原因,他必定能夠如法的把這個三寶當中的正法能夠傳遞到我們身心上頭,這個是善法。因為你聽到了這個善法,於是你的概念就跟他相應了,所以「成善意樂」,這是第一個重要的概念。

那麼平常我們的內心狀態是什麼的意樂。如果我們了解到要成為『善男子善女人』要從聽聞佛法開始,如果以後能夠專心一致的在聽聞這個佛法。這個就是所謂善意樂當中的一種,但是你不聽佛法的心裡是什麼狀態?

我們自己糊裡糊塗,那就是一種「癡」相。這是無明的粗顯的行相,就癡癡呆呆那個樣,自己還覺得蠻好,憑這個你怎麼修行?然後當你不癡呆的時候,有外境引動的時候,不是貪就是瞋,看這個境界很歡喜,那貪相應的現象,如果看見這個情況是不歡喜,覺得討厭,那就是「瞋」相應法。然後心昂的時候貪瞋,心沉下低的時候昏沈、睡眠,這個都是在三毒當中,這都是染污之相。

乃至於我們平常都不知道,不要說這種狀態,你就是唸佛,嘴巴裡面雖然在唸,心裡面不外還是這種散亂昏沈相,「善」嗎?根本談不到,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不知道;而要得到善知識的引導,還非要自己具足弟子的條件,那個時候說了你才能夠聽的進,要不然人家說你的話,心裡還不服氣,這是狀態。所以他必須要的條件!那麼到了這個時候,你因為你有了事先的準備一心恭敬,所以你必然會有正確的認識,把我們心裡面一向雜染的跟三毒相應的這個意樂,改過來了,善意樂,而我們一切的行為,他真正的樞紐引導者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心意呀!當你那個心意一改變過來,你的行為也成善加行。所以由於這個意樂善了,加行當然善。

那平常我們的意樂是什麼意樂?癡癡呆呆坐在這個地方,覺得沒什麼事情嘛想睡覺。一個人跑過來大家好高興就聊天。有一樣東西引動你,跑著去真高興這樣,否則你感覺得不對勁的話,你心裡面就瞋心。就是因為我們的意樂都是在三毒當中,所以我們自然而然那個行為都也是染污的惡加行,所以這個正反之間這麼差。由於這樣的加行,那麼身口意三業造的是什麼啊?就善業!造的善業。每一位同修你們會清楚明白的曉得我現在造的業。

  你們會清楚明白的曉得我現在造的業,染、雜、還是清淨,那麼清楚。因為你造的善業,根據了上面這樣來,自然而然轉趣善行。一切慢慢慢的向這一方面去,一切因果等等,這個次第這麼清楚。這是你自己的,純粹屬於你自己的。


記得最近有看過這段話
好像是陳上師講的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0-1-26 16:23 編輯 ]

TOP

轉貼:佛光大辭典

名相:名字菩薩

釋文: 又稱假名菩薩、住前菩薩。即指菩薩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菩薩。

名字,為假立施設,含有假借無實之意。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載,凡夫於佛菩薩之教法中,生起一念信心而發菩提心者,是為十信位之菩薩,

然此階位之菩薩,係初發心者,以其雖具菩薩之名,然尚須經過修行、證悟之功夫,才能達到菩薩之極果,故稱為名字菩薩。

(參閱「名字」2255)p2256

TOP

名相:法身菩薩

釋文: 指累積修行而斷除一分無明,即顯現一分法性之菩薩。又作法身大士。

大智度論卷三十八(大二五‧三四二上):

法身菩薩斷結使,得六神通,

生身菩薩不斷結使,或離欲,得五神通

此外,或指十地以上之菩薩。p3355

TOP

名相:假名菩薩

釋文: 指大乘菩薩五十二階位中之十信位菩薩。

又作名字菩薩、信想(相?)菩薩。

五十二階位係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等,

其中之十信位即是具有信心、念心、精進心等之十種修行階段;

此十種修行階段,僅有菩薩之名而未具實質,故稱為 假名菩薩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參閱「十信」454)p4379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10-1-26 11:28 編輯 ]

TOP

名相:敗壞菩薩

釋文: 「成就菩薩」之對稱。

指菩薩之敗壞佛種者。

據大智度論卷二十九載,

敗壞菩薩者,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世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

以本造身、口、意惡業不清淨,故不得生諸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之處。

反之,成就菩薩則不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且慈愍眾生。p4595

TOP

名相:淨心菩薩

釋文: 住於清淨心地之菩薩。

關於菩薩之地位,各有異說:

(一)依地持論卷十,由因位至果位立有七住,第三淨心住相當於初地菩薩

(二)依金剛般若論卷上(無著造),立信心、淨心、如來三地,淨心住為初地以上至十地

以上二說皆以初地以上證得部分真如之理,故稱為淨心

(三)依往生論註卷下,從初地至七地已還,為未證淨心之菩薩,八地以上始為淨心菩薩。

此乃因七地已還為有功用地,八地以上為無功用地,得以任運無作而作,故稱淨心菩薩。

據大智度論卷五十、卷七十四載,

七地已還為肉身之分段身,八地以上則為法性生身之變易身

若依此說,法性生身即 安住於法性平等之理的淨心菩薩。p4694

TOP

名相:菩薩

釋文: 菩提薩埵之略稱。

菩提薩埵,梵語 bodhi-sattva,巴利語 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

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

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

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又為十界之一。

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

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

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梵 mah-sattva,摩訶,意即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以與二乘區別。

 經典中所舉出菩薩之異名有:

開士(菩提薩埵)、大士(摩訶薩埵)、尊人(第一薩埵)、

聖士(勝薩埵)、超士(最勝薩埵)、上人(上薩埵)、

無上(無上薩埵)、力士(力薩埵)、無雙(無等菩薩)、

無思議(不思議薩埵)、佛子、佛持、

大師、大聖、大功德、大自在、

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眾生、

法臣、法王子、勝生子、

廣大薩埵、極妙薩埵、勝出一切三界薩埵、

身業無失語業無失意業無失、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無動語業無動意業無動、

成就覺慧(梵 dhmat,有慧者)、最上照明(梵 uttama-dyuti,上成就)、

最勝真子(梵 jina-putra,最勝之子、降伏子)、最勝任持(梵 jindhra,最勝所依、降伏持)、

普能降伏(梵 vijet,最勝所使、能降伏)、最勝萌芽(梵 jinkura,最勝芽)、

勇健(梵 vikrnta,猛健、勇猛)、最聖(梵 paramcarya,上軌範師、上聖)、

商主(梵 srthavha,導師)、大稱(梵 mah-yaas,具大名稱、大名稱)、

憐愍(梵 kplu,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 mah-puya,大福德)、

自在(梵 vara,富自在、自在行)、法師(梵 dhrmika,大法師、正說者)等。

又以菩薩乃發大菩提心,滿足世出世之勝希願,故稱菩薩眾為「勝願菩提大心眾」。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

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即:

種性(梵 gotra-stha)、入(梵 avatra)、未淨(梵 a-uddhaya)、

淨(梵 uddhaya)、未熟(梵 a-paripakva)、熟(梵 paripakva)、

未定(梵 a-niyati-patita)、定(梵 niyati-patita)、一生(梵 eka-jti-pratibaddha)、最後身(梵 carama-bhavika)。

其中,未得淨心,稱為種性;

發心修學,稱為入;

已入而未達淨心地,稱為未淨;

入淨心地,稱為淨;

淨者未入畢竟地,稱為未熟;

入畢竟地,稱為熟;

熟者未入定地,稱為未定;

已入定地,則稱為定;

又熟有二種:

(一)一生,乃次第得無上菩提。

(二)最後身,乃此生得無上菩提。

此外復分在家與出家、

鞞跋致(退轉)與阿鞞跋致(不退)、

生身(未斷煩惱者)與法身(斷煩惱、得六神通者)、

生死肉身與法性生身、

大力與新發心、

頓悟與漸悟、

智增與悲增等。

智增悲增之說係據法相宗所說,

有關「八地」以前菩薩之分類,

直往之菩薩(頓悟之菩薩)盡伏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立即受變易身,成為智增上菩薩;

至第七地之滿心伏盡後,受分段身,成為悲增上菩薩或大悲菩薩。

對迴心之菩薩(漸悟之菩薩)而言,

從「不還」與「阿羅漢」迴心者,由於斷欲界之煩惱,故為智增;

從「預流」與「一來」迴心者,則為智增或悲增。

其他,另有智悲平等之菩薩。

同時,

十信位之菩薩稱為新發意之菩薩、住前信相之菩薩與假名之菩薩等。

 菩薩所修之行,稱作菩薩行。

有關菩薩之一切法則儀式,稱為菩薩之法式。

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其經典稱菩薩藏。

梵網經等即述菩薩應持之菩薩戒。

諸經典常舉之菩薩名,有彌勒、文殊、觀世音、大勢至等。

大乘僧侶或居士,亦有被尊為菩薩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即被尊為菩薩;

於我國,竺法護被尊為燉煌菩薩,道安為印手菩薩;

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賜封菩薩號者。

〔放光般若經卷五、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二、大阿彌陀經卷上,舊華嚴經離世間品、
新華嚴經普賢行品、菩薩地持經卷四、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漸備一切智德經、
大寶積經卷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七、梵網經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六、
大智度論卷四、卷四十一、卷四十四、卷七十一、卷九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六、
大日經疏卷一、大乘義章卷十七、勸發菩提心集卷下、大宋僧史略卷下〕

(參閱「三乘」593、「菩薩階位」5221)p5209 t

TOP

名相:菩薩四事入法門

釋文: 據大寶積經卷十三密金剛力士會舉出,菩薩為化導眾生,必先入於禪思、智慧、總持、辯才等四事之法門,即:

(一)入禪思門,謂菩薩說法開導眾生,必先入定思惟,以觀其根器之大小,而隨機說法。

(二)入智慧門,謂菩薩說法以智慧照了一切,於章句義理皆通達無礙,令眾生悟解以破除癡暗,而生起法喜心。

(三)入總持門,謂菩薩入善法而持令不忘,於惡法則持令不生。

(四)入辯才門,謂菩薩於佛法之義,分明決了,辯說無礙,開發一切眾生之心,令其入正道。p5213

TOP

名相:二種菩薩身

釋文: 乃指生死肉身與法性生身。

(一)生死肉身,三賢位之菩薩未證法性,乃為惑業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薩。

(二)法性生身,乃證得無生法性,捨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議變易身之菩薩。

此法性生身,經論所說多謂係初地以上,或以為八地以上。

大智度論卷七十四(大二五‧五八○上):

「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

得無生忍法,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四○上):

「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薩也。」p236

TOP

多謝菩薩

TOP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聯絡電話 0928 807 814

世事如棋 乾坤莫測 笑盡英雄阿 三宇敬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