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拈 花 微 笑

拈 花 微 笑

拈 花 微 笑                                           轉貼自知識+

《佛祖後記》裡記載了一側釋迦牟尼傳授心經的故事。
  
    「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墊,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大迦葉。「禪,在拈花微笑中誕生了。
  
     禪,即是「玄奧而不可思議的悟道之門。」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心的鍛煉。是對事物本質的領悟和理解。是那種無法用語言來代替的心靈感應。正像我們平時所說;只能會意,不能言傳。

TOP

  釋典變為成語的「拈花微笑」,不單辭書上解作「心領神會,參透禪機」,連佛門中人對於「拈花微笑」的理解也僅限於此,不再深究這笑的含義,為什麼摩訶迦葉一笑,世尊就當眾宣佈要將獨得之秘傳授給他而不傳授給別的門徒。由此看來,摩訶迦葉儼然是世尊傳人,就憑這一笑,奠定他的歷史地位,那麼,這笑,一定大有文章。

首先,世尊「拈花示眾」是向徒眾發問。他問:「花喻示什麼?」「眾皆寂然」,表示大家都沒有答案。「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如果只表示他「心領神會,參透禪機」的話,世尊據此作出關係佛門前途的決定,世尊未免過於輕率。因為發問者要的是答案。答出來才能證明有做世尊傳人的資格,答出來才能證明有足以接受世尊所要傳授獨得之秘的才力。總之,這是考題。

TOP

世尊打算傳授的學問是,可藉以窺知佛門正道的諸般法義(「正眼法藏」)、永滅生之原苦這大患以超度四方的妙念(「涅槃妙心」)、或藉實相或藉幻相喻示佛理的各種微妙的法門(「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有了這樣的學問才能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光大佛門,使佛教流傳下去。靈山會上的考題「花喻示什麼」,恰正是「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之一例。所以,這考題同時也是世尊將要傳授的學問,而其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悟性不足則根本無從學起。迦葉尊者以微笑作為答案答出,一枝獨秀。

迦葉認為,花喻示歡樂(「微笑」)。人的歡樂如花,也是寂寞的、淺淺的、開給人看的裝飾;花熬過三時的苦才有數日的風光,人也是以畢生捱受的苦換來短暫的歡樂:人間如苦海。所謂歡樂不過是泡在苦海裡的花,旋開旋落。那麼,唯有超離苦海才能開出永生之花,也唯有接受佛法才能超離苦海,擺脫輪迴,昇入極樂世界。

摩訶迦葉的解答,非但證明他深諳佛理,還是絕妙的解答,證明他具備傳法的資格。我們讀到的參禪記載,幾乎全是避實就虛,以喻解喻。

TOP

一則小故事
 
  大才子蘇東坡,自已為才華蓋世而感到自滿。常常和一些文人墨客談古論今。反駁別人的論點時,常常弄得別人狼狽不堪。他自已也因此而感到非常得驕傲。
  

一天。他去寺廟裡遊玩時,剛好碰上佛印大師在講經。講的就是《佛祖後記》裡記載了一側釋迦牟尼傳授心經的故事。
  

「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墊,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大迦葉。

  「當方丈說到;」正法眼藏「乃」一真一切真「,」一法攝萬法「,是」一即一切「,」一實相印「。——是禪宗可以傳承得偉大心印之時。蘇東坡便和方丈開始辯法。

TOP

爭辯了許久,雙方都沒有得到滿意得答案。
最後,東坡提議。讓自已各自說出對方在自已心目中的形象。以論勝負。
  
    東坡先問;大師,你看我像什麼?
  
    佛印毫不猶豫地回答;學士像一尊佛。你看老僧像什麼?
  
    東坡見佛印穿一件黑色僧袍,人又矮又胖,盤腿而坐在那裡,黑乎乎的一堆,心裡正想笑。可一想到和佛印每次斗禪,都輸於佛印心裡實在不服。今天總算找個機會,羞辱他一番。輪到東坡時,他對方丈說;我看你就像一堆牛屎。
  
    佛印聽到後感到非常的吃驚。先是沉默不語。然後是哈哈大笑,無言以對。東坡自以為駁倒了佛印,好生得意。就滿天歡喜的回家去了。

TOP

回到家時,正好看見小妹蘇小小在畫畫。他就得意的把他反駁佛印的事告訴了妹妹。

想得到妹妹的讚許。可是,當蘇小小聽完後,只是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東坡忙問妹妹歎氣為何?
  

蘇小小譏笑道;哥哥你輸了,而且是輸得很慘,我真為你感到羞恥。你還自以為很得意。
  

蘇東坡感到非常的吃驚,百思不得其解。忙問其原因。妹妹告訴他;佛印說你像佛,是因為他心中有佛,而你心裡裝的是牛屎,所以,你看別人就像牛屎。

正如佛法裡所說的;「正法眼藏」乃「一真一切真」,「一法攝萬法」,是「一即一切」,「一實相印」。
  

東坡頓時悟道;從此後改掉了驕傲自大的毛病。更加的謙虛好學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