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文昌帝君輪迴的故事----淨界法師

文昌帝君輪迴的故事----淨界法師

淨界法師: 【文昌帝君輪迴的故事】

在《安士全書》裡面,印光大師也經常提了,講到這個《陰騭文》文昌帝君一些輪迴的故事,故事很長,我們簡單的把它分成三塊。

那麼印光大師他把這個輪迴的一些問題,他舉文昌帝君的相貌來解釋。這文昌帝君的輪迴,我們簡單把它分成三塊。

【文昌帝君十七世為士大夫】

    第一塊,他的相貌是一個謙謙君子,在《安士全書》上說,說這個文昌帝君在前面十七世的時候,他都是做一個士大夫的,那麼它用四句話來解釋他的相貌,說是:「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
    說他在這十七世當中,只要有人有急難,他會去救助他;他面對孤獨的弱勢團體,會儘量去保護他幫助他;別人有過錯,他儘量包容他。所以他這十七世當中,他的緣起是善念跟善業的結合。所以我們看到文昌帝君的前半段,這十七世當中他的輪迴投胎,他大部分都能夠做一些官,可能是一個大官、可能是小官,總而言之他都是一個士大夫,在生命當中相對安樂。

【投入帝王家封趙王】

    那麼這十七世的謙謙君子的相貌過去以後,後面產生變化了,第二段就是墮入龍身,他從一個謙謙君子的尊貴果報,變成一個醜陋的一個龍的果報。

    那怎麼回事?因為他後來有一生,他的關鍵點,他不應該投生在帝王家,因為帝王家是是非之家。那麼他從周朝一直到秦朝末年,後來他投生在漢高祖的愛妃,就戚夫人,做她的兒子。那麼文昌帝君他夾帶十七世的善業,出來的時候那不得了,歷史上說這個人有兩種的功德:第一個他身具帝王之相,小時候給人家算命,說這個人一定要做帝王的;第二個,他有這種漢高祖很多的個性,漢高祖的魄力、漢高祖的這種智慧,他完全繼承漢高祖劉邦的這種智慧跟魄力。所以漢高祖是非常喜歡這個小孩,把他取名做如意。

    那麼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了,因為當時的太子,就是漢高祖的原配夫人呂后,她生的長子劉盈,後來的漢惠帝嘛,所以說不是說你有福報,別人也有福報。所以這個時候趙王如意慢慢長大以後,就跟這個呂后的太子就產生了矛盾,當然戚夫人她一再的跟漢高祖劉邦說,希望把劉盈給廢了,而立這個如意做太子。其實漢高祖也有這個意思,因為漢高祖非常喜歡如意,因為劉盈的個性,相對比較懦弱、無能。那麼這個時候漢高祖就提議要廢太子,要立如意了,但是呂后當然不同意了。

    呂后也不是一般人,她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女眾,所以她就召集了當初跟漢高祖打天下這些老臣,比方說樊噲、盧綰、蕭何等等,把他們集合起來,那麼就說這個漢高祖這個做法,犯了皇家的大忌——廢長立幼!這個從周朝以來,皇上的繼承者都是嫡長子繼承的,哪有人用這個小兒子來繼承的,這會引生奪嫡之爭的,也會血肉相殘的,所以群臣就反對了,漢高祖劉邦沒辦法了,就打消了此意。

【呂后的殘忍報復】

    當然這件事情就觸惱了呂后了,呂后就認為是戚夫人拔弄是非了,引起這次的奪嫡之爭。那麼漢高祖當然他也知道呂后的兇狠,他也知道,所以漢高祖在死亡之前,就趕快把如意封為趙王,讓他到趙國去上任,就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朝廷,到他的屬地去了。那麼漢高祖死後,呂后開始復仇了,她等了很久,那麼漢高祖一死,當然她的兒子,由劉盈就繼承為漢惠帝了,但實際掌權就是呂后了。

    呂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把戚夫人找來,雙手砍斷、雙腳砍斷、把眼睛挖出來,然後幾乎她的六根都被破壞了,耳朵也被破壞了,然後就丟到豬裡面,養豬的地方去,就跟豬生活在一起了,那麼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她也害怕趙王如意的復仇,她就用一個理由把趙王如意給召回來。那麼趙王如意其實跟劉盈,就是這個漢惠帝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他們兩個人兄弟是非常好的。劉盈就知道,他母親可能要對趙王如意下手,所以他就讓趙王如意整天跟他在一起,連睡覺都在一起。

    但是這個漢惠帝劉盈,他有一個習慣,他早上會早起去射箭、去運動。呂后知道他有這個習慣,所以她就利用他早上出去那個時段,那個時候趙王如意還在睡覺就下手了。所以劉盈他去射完箭回來的時候,看到趙王如意已經七孔出血死在床上,他看了以後,嚇了一身冷汗,所以劉盈沒有多久也死掉了。

【趟王死前的毒願】

    那麼趙王如意,當然合理的推論是被毒死的。那麼趙王如意在死之前,他很不甘心,因為他是有福報力來的,他不是一般人,就發了一個毒願:他說我死了以後,我要變成一隻毒蛇,我要吃光所有呂氏的家族來報仇。那麼這是一個遍計執性,他把這種邪惡的影像抓著不放,本來這個影像「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但事情過了,他心中沒有過,把這個影像牢牢的抓住,轉成一種邪惡的願力。

【龍的復仇】

    那麼這個時候的文昌帝君的前生依止邪願,他要去投胎的時候,他經過一個山上,這個山上剛好有一對夫婦在禱告,這個夫婦年紀很大都沒有兒子,就跟山神禱告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們現在不能期待有個兒子啦,現在他們倆就很虔誠,把一個人的頭髮,把另外一個人的血,混在一個碗裡面蓋起來說:希望山神賜給我們任何一個動物都沒關係,至少是我們血肉之軀所構成的,不管你給我們什麼動物,我們把它當兒子一樣的善待它,就回去了。

    那麼他們兩個禱告的時候,非常虔誠。那麼文昌帝君的神識,經過那個山的時候被他們感動了,就動了一念的同情之心,所以就在他們那個地方的碗裡面投胎。投胎以後,這個老夫婦,到了第二天到山上碗一打開:哎喲,一條金色的小蛇!反正它是一個動物吧,拿回去養。那慢慢長大以後,文昌帝君他是不可思議的福報力,神通變化。

    因為他的投胎不是因為罪業,他只是一個錯誤的願力而來的,所以他夾帶他十七世的善業力,他能夠飛天,變成一隻龍。他來到人間,也可以變成一個人。平常就跟爸爸媽媽,人長的一樣,但是肚子餓的時候,變成一隻龍,就是一隻大蟒蛇了,去外面吃東西了。

    但是有什麼問題?這個果報體有障礙,因為它變成一個蟒蛇,就必須要吃肉嘛,而且它跟呂氏又有一些冤讎,所以呂氏有一些家族,剛好也投胎同一個鄉村,這個縣裡面:有些是做人的、有些是做牛的、做馬的,它就每一天的去吃一個呂氏的他們的這個眷屬,一天吃一個。那麼吃其它也就算了,剛好這個縣令有一隻寶馬,非常喜歡他的寶馬,它也是呂氏的家族投胎的。那麼這個大蟒蛇它就聞得到:喔,這是呂氏家族來投胎的,就把這個縣令的寶馬給吃掉了。

    這個時候就激怒了縣令,一打聽:哎呦,就是這兩個夫婦養的,這個蛇是他們養的。就把那個兩個夫婦抓過來,他說:我限你們三天之內,交出你們的這個兒子,否則的話處死,那麼就把這對夫婦給關起來。這夫婦說我們的兒子是我們的命根兒,怎麼能夠交出來?寧死不交。

    後來第二天以後,有一個年輕人來拜訪這個縣令了,這個文昌帝君就變成一個年輕人,找縣令理論,他說這個蛇它去吃這些眾生,它有過去的因果,你不能因為它在還因果的時候,去判這兩個夫婦,這兩個夫婦沒有錯,他說他們在償還因果,他就警告這個縣令說:你最好少管閒事。作為龍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縣令他就說:我作為一個縣令,我一定要主持公道,這件事就這樣辦了。

【瞋心釀成大禍】

    那麼這個年輕人,這條龍就警告他說:你,我看你是死相現前了。講完以後就走了,走了以後就消失掉了。那麼到第三天早上的時候,這個龍就到那個大海去吸了很多的水,就把整個縣給淹沒了,淹死了兩千多人,就把他的父母救起來,其他全部都死掉了。

    那麼這個時候就不是邪願而已了,這個有罪業,他除了呂氏家族以外,那其他人都是冤死的,所以它這個龍,它就不能再飛天了,從天上掉下來了,它就躲到湖泊裡面去了。但是因為它有這個罪業的召感,後來它這個地方也不下雨,就乾旱,湖泊也幹了,它的那個蛇的皮跟地面摩擦的時候,流出血,長了很多小蟲去咬它的身體,所以它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痛苦,那個小蟲咬它的這個皮肉。

【昔日善根所助 佛陀開示因果】

    後來有一天早上,因為他過去有一個因緣,他對釋迦牟尼佛像很恭敬,就是他在周朝的時候,他遇到一個釋迦牟尼的佛像,他很恭敬的禮拜,跟釋迦牟尼佛結了一個善緣,所以佛陀現前放大光明,為它開導因果的道理。這個時候文昌帝君的這隻龍,就觸動它的善念,就痛哭流涕向佛陀懺悔,懺悔以後,就從龍身裡面跳脫出來了,後來做一個人,後來慢慢慢慢學佛,受三皈五戒。

【一念迷生死浩然】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現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就是說生命是怎麼來的?就是說我們截取他一段好了,它這個龍身是怎麼來的?流轉三界中,到底是什麼因緣讓它流轉?對,就是「遍計所執性」!

    你不能說它是業力,它造的可都是善業,它就是一種堅固的執著產生願望。諸位,障礙我們往生的不是業力,是你曾經的人生經驗裡面有些影像,你抓著不放,揮之不去的影像,你心中認為這件事情是有結果的,你對這個影像有所期待,這個是你生死的根本。

    它龍王就是這樣來的,一念的遍計執變現了龍王的果報,所謂「一念迷生死浩然」。後來它那一念的執著被釋迦牟尼佛開導以後,它徹底放下了,轉成「圓成實性」了。知道這個東西是過往雲煙,過去就過去,所以心把它放下以後,它龍王果報就消失了,於是「一念悟輪迴頓息」。

    所以輪迴的根本,與其說業力,你不如說執著更為直接。沒有執著,這個業力不能串成果報的。

【執著造成輪迴相續的力量】

    所以這個遍計所執性,是整個往生的人要面對的。也就是說在我們內心當中,有些影像你是揮之不去的,它經常在你的心中出現,而且你期待這個影像在來生是有結果的,你違背了緣起法則。緣起法則告訴我們:所有的相狀都沒有結果。但是你認為它有結果,那就是執著了,因為你違背了真理。佛陀告訴我們,所有的相狀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這個是真相,但是我們把這個相狀抓住,我們期待這個相狀有它相續的結果,這個就是你相續的力量,你對來生的那種期待就是輪迴的力量。

    就是說本來是無一物嘛,是你自己去惹這個塵埃。人生的相狀,人家刺激你這沒有錯,這個因緣果報嘛,相狀永遠沒有錯,是你抓著相狀不放。所以是這個遍計執,問題不在依他起。依他起只是在顯現過去的業力,這個業力釋放完它本來自己會消失掉,那麼為什麼在你的心中永遠沒有消失掉?因為你把它抓住了,而這個就是你臨終的地雷了。

【破遍計執成就無分別智】

    什麼叫做顛倒想?就是這個,楞嚴經說的「銷我億劫顛倒想」,就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這種妄想不多,你一生可能只有兩三個,但是只要有一個出來,你今生的修行就前功盡棄了,因為你的佛號的力量,絕對不是它的對手。

    所以我們在修無分別智的時候,諸位要知道,你要破的是什麼?破遍計執,不是破相狀,破你的執取。你把相狀放掉就好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講無分別智之前,先知道無分別智所對治的是什麼。那麼無分別智所對治的是遍計執,所要成就的是二空的心性,就是恢復到你內心的平等。你的心本來是清凈的,你之所以不清凈,是你自己去惹塵埃的,所以破遍計執,開顯圓成實,這個就是無分別智的目的。

轉貼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 ... 9d/?mibextid=xfxF2i
南無阿彌陀佛

TOP

文長,節錄 http://wap.xuefo.tw/show1.asp?id=567136

今天我們研討《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經文,【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請各位同學翻開《安士全書》課本第十一頁,第二段,【情動入胎】。

  我們看經文:

  【帝君曰。予既遷化。將往西方。適至洞庭君山。愛其勝境。因少留焉。予時上無君相臨制之威。下無骨肉系累之念。超然物外。此樂何窮。久之。有二仙童。自天而下。以予為君山主宰。兼洞庭水治。一日見一婦人。年三十余。呼號而來。祭且祝曰。良人不幸。得罪於君。竄死南荒。家鄉萬裡。旅榇難歸。痛念堂有二親。身懷六甲。若山川神靈。察吾夫君。以忠獲罪。憐吾姑嫜。暮景無依。使得誕生一男。以續張氏。縱妾命不保。亦無憾焉。予在雲路中。不勝其悲。涕泗從出。謹按天人之身。無有涕泗。唯當命終之後。五衰相現。腋下始有微汗耳。帝君既有涕泗。尚在神道中可知。忽身墮婦懷。懵然無覺。久之。聞人語曰。是男是男。予開目視之。身在浴盆中。蓋已生世矣。】

  好,這一段『情動入胎』,是講文昌帝君祂輪回的故事。

  這一篇故事非常地精彩,雖然它是講一個輪回的故事,但是它裡面蘊藏著妙義,非常地殊勝。當我在備課,看完這一篇以後,如獲至寶,真的可以從這一篇的垂訓裡面,就根本地體會六道輪回的問題,妙不可言,非常地殊勝。所以等一下我們會一一來解析、來了解,為什麼會輪回。這個問題搞清楚以後,一大事因緣就有把握了,往生西方就有把握了。為什麼一位即將往生西方的人,因為信願不堅固,留戀人間的美好山水,以至於在動念之間,動了情執,貶墜到山神、河神。最後入胎,也是因為情執所牽,入胎到人間來投胎轉世。

  所以文昌帝君大慈大悲,把祂的故事一一公開,令人非常地震撼,也非常地感動。告訴我們,輪回怎麼來的;為什麼會輪回;為什麼情執難斷;為什麼印光大師一再苦口婆心,叫我們一定要信願堅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極樂世界;為什麼祖師大德都是苦口婆心地、不厭其煩地一勸再勸。

  歷代的淨土宗的祖師大德,他們都是開悟的聖僧。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說彌陀再來的。徹悟禅師,像徹悟禅師、永明延壽禅師、蓮池大師,這都是禅宗大德,高僧,最後歸心淨土的。他們為什麼完成了《蓮池大師全集》,還有《印光大師全集》,為什麼會這樣?他們就知道,輪回這件事情,非常非常地必須要警惕。所以這一篇的垂訓,讓我們可以覺悟。

==========
我們看這一段的白話解:

  「情動入胎」,就是情動入胎,為人作子。帝君說,我已離開人世了,正在往西方走去。路過洞庭君山,被它的優美景象所吸引,就稍微停在那裡一會兒。這時候,上無君王管制的威脅,下無骨肉牽掛的念頭,真是逍遙自在,成為世外之人,多麼快樂啊。過了一段時間,有兩位仙童從天降下來,擁戴我做君山的主宰兼洞庭水域的主管,就是山神跟水神,君山的山神,洞庭湖的湖神、水神。

  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女人,年紀三十多歲,大哭而來,祭拜時說道,我的丈夫不幸得罪了國君,被放逐,死在南方邊遠荒涼地區,離家鄉有萬裡之遙,棺材難以回去,不能埋骨故裡。痛念家有雙親,我已身懷有孕。如果山川有靈,考察我丈夫因忠獲罪,可憐我的公婆,晚年無依,就請降生一個男孩來續張家之後,即使我的命不能保全,我也沒有什麼遺憾。我在雲中走過,看見這個情景,禁不住心中為她悲痛,同情之淚潸然而下。

  謹按,就是天人的身體,已經沒有眼淚鼻涕啦,只有在命終的時候,出五種衰相。五種衰相,這個等一下我們再解釋。腋下才開始流微汗,帝君這個時有眼淚鼻涕,可以推知祂當時是在神道中間,不是天人,天人是五衰相現。忽然身體墮落到這女人的懷中,糊裡糊塗地沒有知覺了。過了很久,聽到有人說話了,說,是男孩,是男孩。我張開眼睛一看,身體已經在浴盆裡面了,此時我已經投胎出世了。

=====================

探討一,我們先來探討愛不重不生娑婆。

  帝君祂本來要往生西方,但是經過洞庭君山的時候,被這個美麗的勝境所吸引了,所以停留了片刻。這個叫做什麼?這個叫做六根對六塵的時候,已經起了攀緣取捨心了,也就是我們講住相生心了。

  所以證明在往生西方的這個身裡面,他還是有見聞覺知,所以他看到洞庭君山的美麗勝境。所以我們今天探討的就是說愛不重不生娑婆。他本來在那個地方的時候,他本來是想說稍微停留片刻。那個時候因為大概祂也是一個從事公職的人員,官宦人家,所以祂說,『上無君相臨制之威』。『下無骨肉系累之念』,祂也有家庭,但是情執還是沒有斷。

  祂這個時候祂自己覺得祂『超然物外』,事實上祂也沒超然物外。換句話說,祂的禅定功夫還不夠,祂沒有把煩惱伏住,也就是說沒有伏惑。李炳南老師說要伏惑。什麼叫伏惑?眼見色,耳聞聲,可以把煩惱習氣伏住,讓煩惱種子不起現行,這叫伏惑。這個時候,眼見色的時候,變成阿彌陀佛了,耳聞聲的時候,也轉成阿彌陀佛,他自然就流露出來,就變成阿彌陀佛了。

  黃念祖老居士說,你把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的妄想,轉換成一句阿彌陀佛,這是總持。因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壽就是自性,就是菩提自性。雖然他沒有證得自性,他沒有斷煩惱,可是他伏惑以後,他帶業往生。他到極樂世界以後,他就能夠巧入無生,暗合道妙,這個念佛法門的殊勝在這個地方。

  可是問題這個時候,你離開佛了,那就跟娑婆相應了,那就是看到洞庭君山,被這個美麗勝境迷惑了,迷惑就動心了。你只要一心動,你就起心動念了,你只要有動念,老法師說過了,你只要動念,那就有命運了。為什麼聖人沒有,為什麼聖人他可以,他還了命債跟錢債以外,他可以離開三界六道的輪回?他可以離開十法界?因為聖人他已經不起心不動念,他證得無生了,他念不退了,所以他離開十法界,入一真法界,是這個境界。

  所以文昌帝君祂雖然是有修行,但是祂碰到這個美麗的河山景色的時候,祂還是心動了。所以祂這個地方,祂其實沒有辦法完全超然物外,祂自己做不了主。祂如果做得了主的話,祂應該是內不動心,外不著相,了了知,了了見,知道它是洞庭湖,知道它是君山,雖然美景還在,但是祂人從百花過,但是片葉不沾身,祂要有這個功夫啊,那才是真正的超然物外,祂可以自己當家做主。

  為什麼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你用佛號把煩惱伏住以後,你就可以當家做主了,這等同是禅宗裡面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它的殊勝在這個地方。所以老和尚說,我們做不到無念,無念就是怎麼樣?無念是當家做主,無念是離開相對待,它既不落有邊,也不落空邊,無念是非常高的境界。老和尚說,我們做不到無念,無念就是正念。老和尚說,你只要把這個阿彌陀佛念到我放下來了,念到我伏住了,把我伏住了,你把我念空掉了,那你就相應無念了,你就可以相應無念了,往生就有把握,那才叫做超然物外。

  如果是超然物外的話,祂只能說祂可能有一些修行的功夫,但是信願不夠堅定。這個時候一動念的時候,你看馬上招感天神就派兩位仙童下來了。你一動念的話,馬上仙童就下來了,恭請帝君你擔任我們君山主宰兼洞庭水治,做我們的山神跟河神,就確定了,這也是福報。第一個動念變成山神湖神。

  第二個動念就到人間來投胎轉世了。祂的母親在人間,祂在那邊當君山的山神跟湖神的時候,跟祂有緣的這位婦人來了,這也是跟祂有緣。所謂來當夫妻、子女,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四個因緣來的。這位忠臣之家,因為她的丈夫良人因忠獲罪,「竄死」他鄉,「旅榇難歸」,沒辦法運回來。正好她懷孕了,「身懷六甲」。堂上有公婆。她祈求山川神靈,念在她丈夫因忠獲罪,希望賜個兒子給她,可以傳張家之後,縱使『妾命不保』,她也沒有遺憾了。

  結果文昌帝君在雲路中動了情執,流下眼淚,涕泗而從出,祂流下鼻涕、眼淚。流下眼淚以後,就墮入懷中裡面去了,就聽到人家說,是男,是男的。眼睛一張開,已經在臉盆裡面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