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側記三宇老師的talking [打印本頁]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3 17:18     標題: 側記三宇老師的talking

側記三宇老師之talking

老師在上星期六提到《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的一段話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
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老師勉勵大家要--『經』、『行』、『人』合一

然後要大大詮釋一下她對這一段經文的看法: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3 17:19

大大的看法:

人跟人的互動,就是一個很基本的『行』,也是一個很基本的心,
透過這個『行』,我們就可以隨時去調伏我們那個樣子的心,
既然可以能調伏我們的心,當下那個互動和當下的那個心,即是淨土。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3 17:24

以下是老師對大大與同學的開示:

「這一段經文對大大很重要,寫得太好,太貼切。」

「隨著你的運作,你去調伏你的心。」

「隨著你的心,你就會證入心經所講的--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深心--深入你的心」

「大大經常擔心,這樣做對嗎?那樣做對嗎?」

「對也好,不對也好,在這當下你就調伏了,所以不要擔心這個過程」

「這一段經文是給大大最好的答案。」

「上面經文對我們大家都很受用。」

「從大大這樣的一個人物的身上,我們可領略其中一點經文的味道,
  一切都在你的行為造作當中,在你的現在進行式當中調伏,
  現在進行式是很重要的,調伏過程中,是否真的深入你的心,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若波羅蜜多時,
  行『深』的『深』,但深度要夠,否則會造成障礙」

「希望諸位多多發心,發甚麼心?’現在進行式的心’,那麼現在進行式要用平常心,
  用平常心走進行式。」


「平常心重要,不要只有勇猛精進的心。」
                  

作者: 哪個江    時間: 2009-2-23 18:16

水明珠姐姐太棒了~~

謝謝分享側記老師的話語~~

平常心!!
行.人.經 要合一!!

不要說得一口好經好話~卻沒融入生活行為意識~~
這對我的警惕很大~~

謝謝水明珠姐~~
謝謝各位老師~~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2-23 23:46

看來偶講話要粉小心囉

以免鬧笑話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4 09:41

老師  真是拍謝
忘了先跟老師請示  就po文上去

此文就先分享到此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2-24 10:42

我的原始想法跟水阿季一樣
覺得在三松長久以來的點滴話語很受用
若能記錄下來才能反覆複習有朝一日便能融會貫通
但要如何拿捏公開po文內容  這真的難倒我了
想必水阿季也很難取捨

不過我倒真的都沒想過要先請示過老師
這點我比水阿季反應慢太多了  也跟老師說聲對不起   

如果只是選擇一段一段話    而不是完整劇情
會不會比較精簡    不過這可能更要整合內容才辦得到

老師一定有老師的考量
我也跟水阿季一樣等著聆聽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2-24 18:39

引用:
原帖由 水明珠 於 2009-2-24 09:41 發表
老師  真是拍謝
忘了先跟老師請示  就po文上去

此文就先分享到此  
沒事說   說沒事popopo

當年傳斌師父也被  寫再書上  雖與事實不吻合   三宇負荊請罪  老和尚說方便度眾就好

呵呵~~~ 這就是~~~~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5 09:07

感恩老師的大行大願,大心量,

學生我會謹慎取捨,去蕪存菁,

如果有誤值之處,

還請老師諒解,並加以指正。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5 09:10

小雅問老師ㄧ個問題:

小雅在今年過年後,每天晚上開始看維摩詰經,她覺得南老師寫得很精采,
就一直看,一直看~~,
每天看到晚上3~4點才睡,持續了1~2禮拜,而且每天晚上做夢,
都會夢到經文的東西,突然有一天在夢中,有一個人告訴她:
「你可以暫時休息了,不用考試了。」

從那天開始,維摩詰經她就再也看不下去,後來做夢就沒有那些經文的東西了。

小雅為何會做這樣的夢呢?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5 09:17

老師說:「因為目前大家在念誦藥師經、藥師灌頂真言,我看了不曉得怎麼辦才好?
小雅又問了這個問題,我給她的回答是~~平常心、不必這麼勇猛,勇猛都不會持久,
所以該休息了,該休息是因為你的內心世界已經受不ㄌㄧㄠˇ了。」

「平常心、長遠心重要,不是勇猛精進,勇猛精進心很容易啊!
  稍微”激”一下就上去了,稍”ㄅㄧˋ”(台語)一下就跳上去了。」

「沒有平常心、長遠心,怎麼有辦法,你看三松案例最多,特別勇猛精進的人都在
  冬眠,這不是在罵人的,為什麼特別勇猛精進的人都要冬眠,他的內心是不一
  樣的。 」

「我們能保持平常心,久遠心,能持續進行,就了不起了。李鳳山老師說,
  你每天甩手十分鐘,十年就不一樣了,請注意是每天。  」

「所謂的平常心,你平常怎麼做就怎麼辦,

  勇猛精進心容易懈怠,因為畢竟我們不是職業的。」

「維摩詰經佛國品中所講的--隨其發心...,既然發心,就這麼做,  
  你這麼做,就會碰到障礙,隨著障礙,你就調伏,
  走過障礙之後調伏了我們的身心。」
              

作者: sol    時間: 2009-2-25 09:33

這兩天唸藥師灌頂真言, 也有點無法專一, 很容易有思緒進來夾雜!
看來要歸零, 重新開始唸, 一字一字慢慢唸!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5 10:30

呼叫大大

下面請你接著說~~~

你和老師的對話,有關演出的調整部分..

聽錄音, 整理之後又打字,還真花時間.

大大換你來頂一下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2-25 10:40

水阿季~~~~這當然沒問題啦   
可不可以給我錄音檔啊  偶只記得有講到兩位同學的一點點內容但記不住完整內容


呼叫大仰~~~請問最便宜又好用的錄音設備幾多錢啊?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2-25 11:50

我會錯意了  原來是要我講我自己當時提問的部份

當晚我是有向老師提問:
為何我之前是接頻在傷人不眨眼的小八演出, 讓我受挫不已
但目前又能接頻在大家比較能接受的阿嬷演出?

我記得老師是回覆我, 因為之前的演出受挫經驗, 讓我自己的內心因震憾愧疚而心生警惕,
於是內在的意識體系就會產生想要變換的力量, 而能在適當機緣下尋求修正出路

老師也鼓勵我說
因為我自己對當時傷人不眨眼的小八不是持執著不放的心態, 才不至於深陷無法自拔


這樣想想還真的要感謝能有機會能讓那傷人不眨眼的小八出演耶
不然若深埋在意識中不就像顆不定時炸彈  更令人無法自覺也更危險?

水阿季~~~以上是我的整合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5 12:32

太棒了
由本人自己整合
果然是省時多了
言簡意賅

順便呼叫一下小雅本人
要不要再現身補充一下

其他的各位觀眾讀友
有問題的就給他發問
有想補充的  就發聲一下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6 13:22

補充老師對大大的問題回答:

不是逢人就砍,逢人就說好話,沒有一定的規則,
該嚴厲的時候就該嚴厲,該安撫時就該安撫。

作人當然要有規矩,在這個規矩方圓之中去靈活運用,
沒有公式 。大大經常要問一個公式,有沒有甚麼制式化?
在成佛的過程中沒有公式,但要記住有『五十陰魔』。

佛國品寫得好, 隨著你的進度,修行、渡化、調伏,
像金剛經講的, 降伏其性、 降伏我們的心,讓你更能深入
觀自在   行深般若波羅蜜。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6 15:03

這兩天我在聽錄音做整理時
考量到事先沒有徵詢其他同學的同意
所以有些內容就略過...


老師從佛國品的經文延伸到另一個話題:

因為自從上次『神差大人事件』之後,大家都跌入谷底,老師請大大和
大家聊一下,看有哪些人恢復了? 恢復了多少? 哪些人還沒恢復,想學習恢復?

水明珠發表:

那一次神差的事件,雖然沒有像老師、超哥那麼嚴重,但也是有同步感應到
身體不舒服,在三松也看到了整個事件的過程~~,心理上就有所害怕。

之後對於朋友在詢問我ㄧ些問題時,就會考量到因果的問題,不敢像之前
那麼勇猛,當朋友有事時,我在做回向時,意念中先想到了因果的問題,
於是就發生了在版上貼的另一個主題:「家就是道  道就是家」的事件。

那次,老師有提到,『當你的心打開,有因果、沒因果都一樣,誰叫我們沒智慧,
沒智慧之前,中招就中招,要心甘情願。』

所以心理上的障礙就比較恢復了。
   

作者: 小雅    時間: 2009-2-26 18:04

引用:
原帖由 水明珠 於 2009-2-25 12:32 發表
太棒了
由本人自己整合
果然是省時多了
言簡意賅

順便呼叫一下小雅本人
要不要再現身補充一下

其他的各位觀眾讀友
有問題的就給他發問
有想補充的  就發聲一下 ...
水阿季把我想的到的都寫完了~~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7 00:29

大大在上上星期日注意到我的身體累積了太多濁氣,

一直沒排乾淨,建議我除了站莊外,要再多做較動態的運動。

而我不是很愛運動,是進入功態去清除濁氣。

上星期六和大大討論的結果,大大說:我們常常在耗,當你進入功態,再去清除,

防護能力反而會有破洞,上次建議你要做動態運動是大步的走路,大動作甩、拍。

大大說:有一個矛盾點就是我感覺到你的氣不太夠,但你卻覺得有外來能量場來

補充你的氣。

老師說:是因為氣虛所以有一點氣進來,就感覺補充到氣。

大大說:你的氣不太足,需要再強化,這個說法你可以接受嗎?

我回答說:我可以接受,我知道氣虛,我會多做運動。

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大很怕我不能接受她的說法。

老師說:現在版上寫歸零,就是要虛心接受大家的意見。

謝謝大大、謝謝老師。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7 02:07

上星期六沒有很老的阿嬤再度蒞臨三松,

大大問阿嬤:「要如何成為勇士?」

阿嬤說:「你們這麼怕,如何變成勇士?以前我上山下海也沒有像你們這麼怕。」

大大再進一步請問阿嬤:「做事情如何一步步去探測,這一步試一下,要試多少力,

再來再決定後面要試多少?」

阿嬤沒有回答。

大大會過意來說:「喔~!不可以這樣。那請問要如何『行』,『行』的技巧是甚麼?」

阿嬤說:「看我們有沒有慈悲。」

大大說:「不過很怕痛,要怎麼辦?」

阿嬤說:「怕痛也要『行』。」

大大說:「我自己痛比較沒關係,但是痛到別人怎麼辦?那會很痛苦。」

阿嬤說:「痛別人就是痛到自己。」

「因為你不『行』,就痛別人。」

「因為你說,自己不痛,痛到別人就不太好,但是那個別人就是你,

  因為那個人,你才會痛。」

「看你最痛是在哪裡?」

大大回答阿嬤說:「痛我們最在意的地方,就對了。」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2-27 09:24

再次感謝水阿季的費心整理
人的記憶真的有限啊   以我的記性真的記不住每堂課的十分之一吧
有了文字記錄真的很不一樣耶
最不一樣的是能夠在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   再次閱讀細思每堂課的話語
相信其它同學一定也跟我一樣很感謝水阿季     謝謝水阿季  

   
我是比較有彈性時間的同學     有需要我也一起整理錄音請呼叫偶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2-27 11:52

引用:
原帖由 大大 於 2009-2-27 09:24 發表
再次感謝水阿季的費心整理
人的記憶真的有限啊   以我的記性真的記不住每堂課的十分之一吧
有了文字記錄真的很不一樣耶
最不一樣的是能夠在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   再次閱讀細思每堂課的話語
相信其它同學一定也跟我一 ...
應該是我們要謝謝大大願意公開分享她個人
在三松的一些問題對話內容。

板上po文原則上以老師對大家的主題說話為主,關連到個人的部份,
如果有人願意分享他個人的對話內容,歡迎自行整合po文。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3-1 11:12

有關水阿季提到氣功與運動的部份我想再補充一下
我記得當時的重點是在如何加強排除濁氣的力量
我的體驗是  站莊本身當然是可以排除濁氣沒問題
但基於練功者本身的身體狀況不同以及濁氣程度不同   
也會影響站莊產生氣的力量的身體環境
   
因此若能再借助動態的力道加強排濁氣之後再來站莊可以多省些力
這樣站莊對身體的利益    就不會只是用來非常費力在排濁氣一事而已

還有氣虛要多運動    我也想補充一下
不同運動耗氣程度也不同    氣虛要補氣也應該要選擇不會太耗氣的適量運動   
站莊真的是不會太耗氣又可排濁氣又可補氣的多重功效的好運動
像我這種身體底子較差的人來說    雖然花比別人更長時間修補下來   
也能感受到站莊帶給自己身體部份的助益   


以上是我目前僅就身體因素的體會和看法  
若有需要再修正的部份   請老師及大家指正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3 11:07

引用:
原帖由 大大 於 2009-3-1 11:12 發表
有關水阿季提到氣功與運動的部份我想再補充一下
我記得當時的重點是在如何加強排除濁氣的力量
我的體驗是  站莊本身當然是可以排除濁氣沒問題
但基於練功者本身的身體狀況不同以及濁氣程度不同   
也會影響站莊產生 ...
謝謝大大補充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3 11:17

  老師對<<佛國品>>中的下列這一段經文, 再加以深入解說: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隨意調伏,  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
  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  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  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如是寶積

寶積一個菩薩名

菩薩隨其直心

我們經常談到的『直心』是真誠心,不要曲解成我們的第一個念頭出來就跟別人說、
不經修飾就去k人,而是要解釋為恭敬、真誠。,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菩薩發起願力則能發行;『則能發行』發心修行,『隨其發行』,發起這個心去行動,
『則能發行』,因為你的這些行動,『則得深心』,因你的願力而得到深心。

之前提過深心,這個深心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的行深,
因為你有行動,而讓你的心進入鍥而不捨的內在身心,
隨其你的身心,你一直貫穿下來,觀自在 行深,『則意調伏』,
所以我在追打他 (指某位同學)
(用追打沒關係,無罣礙..)(→追打=說 )
你要說什麼?在說的當下,在追打的當下,他有否起了甚麼心? 請調伏..

則意調伏。

因為菩薩在做功德事的時候,心難免起罣礙,但因為你深入經藏,深入自己的心,
愈深入自在的內在,則你的思想、你的意念,隨著你的深行而降伏你的心,
你的心就隨著意念而慢慢降伏你的心。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3 14:52

隨意調伏,則如說行

大大曾說過:你K我,嘸要緊 ,我沒關係,可是後來她又說:我已經凍麥條ㄚ!
等到過了幾年之後,她覺得可以了,說出來給大家聽,這時,她的心就調伏了,
現在已心平氣和,可以把在發願、行願當下的故事,分享這些給大家聽。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

隨著我運作的過程我可以回向,隨著我的動作,
我可以開始講這六個月、這六年做了甚麼事?
那些分享的過程,就是我們這六年所走過的經歷,
把你的經歷,好的、壞的,你如何轉變的,分享給大家,這個就是回向。

『則能迴向』,有人在問這也叫回向?
我們為甚麼不回向呢?
唸經迴向還沒『行』,你只是念佛陀講的經都可以回向,
那你『行』過的不比他精采嗎?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3 14:58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所以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就是迴向,
你的迴向一定是你消化過的。

為何是方便?因為你有成就的過程難免你會很開心,那很開心,有時候…
譬如你得獎,你要分享你的開心,沒有注意到隔壁這位沒得獎的,
你在發表感言:「感謝天、感謝地,阿爸、阿母挖得獎ㄚ!」
結果隔壁這位沒得獎的人流眼淚,乃至起嗔恨心。

『隨其回向,則有方便』,因為你有在說法,那就會有智慧,
你會有方便的方式來和大家分享,那就是有智慧囉!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

因為你沒有觀機,旁邊有一個人受傷了,因為你分享你的高興
讓旁邊的人受傷了。如果你有『方便』,那他沒受傷,
那你的這個淨土裡的眾生得成就。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3 15:04

隨成就眾生, 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菩薩發願建立一個佛土,旁邊的眾生都歡喜信受,則佛土淨。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因為眾生來你的佛土,你要開始修法,
因為你透過前面的『迴向』、 『方便』,眾生來的都是有根氣的,
你的說法就很清淨,那麼在你的說法淨,再來~『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因為你的修法淨,你的智慧一直在成長。

待續......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3 20:42

拍喜阿

第一次看經解的生歰還請大家勉為其難   湊合湊合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3 20:56

引用:
原帖由 水明珠 於 2009-3-3 11:17 發表
  如是寶積

寶積一個菩薩名

菩薩隨其直心

我們經常談到的『直心』是真誠心,不要曲解成我們的第一個念頭出來就跟別人說、
不經修飾就去k人,而是要解釋為恭敬、真誠。,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菩薩發起願力則能發行;『則能發行』發心修行,『隨其發行』,發起這個心去行動,
『則能發行』,因為我們的這些修心修行的行動,『則得深心』,因我們用真誠心恭敬心發願而修習進而得到深心。

之前提過深心,這個深心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的行深,
因為你有行動,而讓你的心進入鍥而不捨的內在身心,
隨其我們的身心不斷的演化昇華,一直貫穿下來,觀自在 行深,『則意調伏』,
所以我在追打他 (指某位同學)
(用追打沒關係,無罣礙..)(→追打=說 )
你要說什麼?在說的當下,在追打的當下,同學有否起了甚麼心? 請調伏..

則意調伏。

因為菩薩在做功德事的時候,心難免起伏罣礙,但因為我們深入經藏深入....,深入自己的心,
愈深入愈深入,則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意念,隨著我們的深行的心而漸漸降伏,
我們的意念就隨著深心而慢慢降伏。
              
...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3 21:52

引用:
原帖由 水明珠 於 2009-3-3 14:52 發表
隨意調伏,則如說行

大大曾說過:你K我,嘸要緊 ,我沒關係,可是後來她又說:我已經凍麥條ㄚ!
等到過了幾年之後,她覺得可以了,說出來給大家聽,這時,她的心就調伏了,
現在已心平氣和,可以把在發願、行願當下的故事,分享這些給大家聽。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

隨著我運作的過程我可以回向,隨著我的動作,
我可以開始講這六個月、這六年做了甚麼事?
那些分享的過程,就是我們這六年所走過的經歷,
把自己的經歷,好的、壞的,你如何轉變的,分享給大家,這個就是回向。

『則能迴向』,有人在問這也叫回向?
我們為甚麼不能回向呢?
唸經迴向還沒『行』,你只是念佛陀講的經都可以回向,
那我們親身體驗『行』過的不也很精采很實際嗎?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3 22:03

引用:
原帖由 水明珠 於 2009-3-3 14:58 發表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所以我們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就是迴向,
我們的迴向一定是經過親自消化的過程。

為何是方便?因為我們有成就難免會很開心,那很開心,有時候…就忘形
譬如我們得獎,要分享開心的新力路程,沒有注意到隔壁這位沒得獎的,
我們在發表感言:「感謝天、感謝地,阿爸、阿母挖得獎ㄚ!」
結果隔壁這位沒得獎的人內心在流眼淚在失望鬱卒,乃至起嗔恨心。

『隨其回向,則有方便』,因為我們有在回向說法,那就會生出智慧,
我們會有方便的方式來和大家分享,不會忘形而無心傷到他人,智慧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產生出來阿!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

因為我們沒有觀機,旁邊有一個人受傷了,因為我們分享高興的內容,
讓旁邊的人受傷了。如果用『方便』的方法,那他不但沒受傷,而且還開心咩
那我們的這個淨土裡的眾生得成就。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3 22:09

引用:
原帖由 水明珠 於 2009-3-3 15:04 發表
隨成就眾生, 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菩薩發願建立一個佛國淨土,旁邊的眾生都歡喜信受,則佛土淨。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因為眾生來我們的佛土,我們要開始說法,
因為我們透過前面的『迴向』、 『方便』,眾生來的都是有根器的,
我們的說法就很清淨,那麼我們的說法淨,再來~『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因為我們的說法淨,隨著我們說法清靜,我們的智慧就清淨圓滿。


...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3 22:10

還請大家一起來研討補正咩

謝謝大家喔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4 13:34

引用:
原帖由 三宇 於 2009-3-3 20:42 發表
拍喜阿

第一次看經解的生歰還請大家勉為其難   湊合湊合
我們的因緣殊勝
才有機會
聽老師說維摩詰經

同學們一起來幫老師
加油 捧場一下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4 14:54

輕鬆一點,先來談談這本書有趣的相關內容

以前曾聽過一位老師提到看這本經書,
要像看武俠小說一樣,輕鬆看,
你要看它時一定要抱著一種幽默的態度去看經,
經典有兩大高手交鋒,維摩詰大士和文殊師利菩薩。
 
一次有大智慧的維摩詰居士生病,釋迦牟尼想派十大弟子
去向維摩詰大士問訊、問好,這好像一個大門派的教主手下的
十大高手都被一個人打敗了,不是為維摩詰大士的對手。
於是,教主將護法長老搬出來,於是從彌勒菩薩開始、光嚴童子、
持世菩薩、到長者子善德四護法都不敢去,因為怕口才太好
的維摩詰居士問問題答不出來丟面子。後來推的沒辦法,
於是釋迦牟尼佛才派文殊師利菩薩出頭,準備大幹一番。

這時百萬人天眾一聽兩大高手對決都想目睹一下,
成千上萬的人天眾竟然擠進維摩詰大士住的一間斗室。
可見這位維摩詰大士的智慧神通了得啊!
              

作者: QQ.    時間: 2009-3-4 16:45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3-5 10:13

謝謝老師費心引導我們大家接觸現階段需要的資糧
ㄩㄩㄩㄩㄩ~~~~~~~~~~~這是口哨聲啦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3-5 10:14

引用:
原帖由 慢吧 於 2009-3-4 16:45 發表

是慢吧耶~~~~~~慢吧喜歡這味的嗎?
作者: athena    時間: 2009-3-5 10:18

0.0看到要打架了快點來圍觀...(逃)
作者: 啟賢    時間: 2009-3-5 22:29

那幾段真的很有趣,就像是佛經的武俠版。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5 23:25

引用:
原帖由 athena 於 2009-3-5 10:18 發表
0.0看到要打架了快點來圍觀...(逃)
小心被噴子噴到...(閃)
作者: QQ.    時間: 2009-3-6 00:01

我好像選錯圖檔囉

歹勢囉

th54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6 00:23

引用:
原帖由 三宇 於 2009-3-5 23:25 發表


小心被噴子噴到...(閃)



維摩結大士和文殊師利菩薩兩人大戰之後,旁觀的心中生出種種的疑惑,
在討論理法之後,進入能用的問題…

戰到最後所有的菩薩都被拖下水,維摩詰大士問道:你認為真正的法性是什麼?

應如何證道?於是眾多菩薩紛紛發表各自的武功招式,最後由文殊師菩薩發表,

講完後,文殊師利菩薩再問維摩詰大士:你認為如何?維摩詰大士一句話也不說。

文殊師利菩薩說:「太了不起了。」

(這是一大公案)


[ 本帖最後由 水明珠 於 2009-3-6 00:27 編輯 ]
作者: 水明珠    時間: 2009-3-6 10:45

  接續老師說經文的部份: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  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隨著你的智慧清淨則你的心淨
隨著你的心清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一段經文裡頭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隨意調伏, 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

第二個重點: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
      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  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  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迴向之前這裡都是菩薩個人的事,一直到迴向,你做迴向就有
有群眾、聽眾了就是大家的事,這時才構成菩薩的條件,
所以是兩段。

在迴向前是菩薩個人內化問題,
往外建立國土,因為建立佛土必須有很多方便法,
有方便法,隨著方便法你才會有一群眾生,
這一群眾生因你的方便法而得到歡喜信受,乃至奉行。

那麼你的智慧 、你的說法就慢慢提升,所以眾生度我,道理在這裡,
菩薩因為有眾生可度才會成就菩薩自己的佛國淨土,
所以你要圓滿就在這裡。
                  

作者: 大大    時間: 2009-3-6 22:15

原來水阿季是寫武俠小說高手喔
作者: 三宇    時間: 2009-3-6 22:22

哈哈~~~信口開河果然漏洞百出

發願~~~是還沒開始做
迴向~~~是已經開始做





歡迎光臨 能量健康交流區 (http://lifecom.tw/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