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楞嚴經)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http://www.ddc.com.tw/event/2010/02book/index.htm

修念佛法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願心,第三則是精進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種法門首先都要強調「信」,因為有信心才有願心。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認為相信神就可以了,佛教說的信,是要相信佛、法、僧三寶,而且還要相信自己,不僅相信自己心外的諸佛是已成的佛,還要相信自己是未成的佛。

首先要相信釋迦牟尼佛以及他說的「法」,佛陀說的法相當多,每一種都絕對可靠,只要運用就會產生功能,目前我們在修念佛法門,當然要相信「念佛法門」。

《阿含經》裡有六念、八念、十念各種讓我們繫念的法門,但是以念佛為第一首要。念佛可以念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僅現在佛就有十方諸佛,但是為什麼只念阿彌陀佛呢?釋迦牟尼佛並沒有這麼說,只是因為他讚歎最多的是阿彌陀佛,譬如在翻譯成中文的六百多部大乘經典中,就有二百七十幾部是介紹阿彌陀佛,可見在諸佛法門中,最受釋迦牟尼佛讚歎,也最鼓勵大眾修行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念佛法門也是各大宗派共同的修行法門,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印度佛教有「空」、「有」兩派的大乘學派,「空」是講性空的龍樹菩薩,「有」則是講唯識的世親、無著菩薩,而這兩派大師都有關於阿彌陀佛法門的論著,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及世親菩薩的《往生淨土論》即是修行淨土法門非常重要的依據。此外,密教也鼓勵大家修淨土法門,在密教法門裡最著名的「破瓦法」就相當於念佛法門。而在中國,念佛法門也受到各宗各派的讚歎,像禪宗,即主張禪淨雙修,律宗、天台宗、華嚴宗也不例外,而且所鼓勵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法門。而明末的時候,蕅益大師還稱「念佛三昧」為「寶王三昧」,所謂「寶王」就是「寶中之王」,意即是法寶之中最好的。所以,我們要相信念佛法門,特別是念阿彌陀佛的法門是一切法門之中最好的。

接著要相信自己最適合修行念佛法門,否則也不會有這樣的福德因緣來參加念佛共修,所以,不管過去用什麼法門,現在就要死心塌地、沒有一點懷疑,相信念佛法門就是你最好的法門。

此外,要相信因果,念佛的工夫是因,得生淨土是果;如果不相信因果,也就不需要念佛,因為念了沒有什麼用處。還要相信事和理;事是一心一意持名念佛,到達身心合一、身心一致,身、心、口三業相應,最後再念到念念是佛號,就可以斷煩惱,而見到理。理是眾生或十方一切諸佛所共有,可以稱作佛性,也可以稱為清淨心、智慧心;持名念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達成與諸佛相同的目的,而這就是理。如果不相信有「事」,就沒有方法,也根本沒有念佛這樁事;如果不相信有「理」,即使念佛也不能成佛,也不相信自己跟諸佛相同,要成就更不容易了。

最後是相信師父的指導,師父告訴你如何念佛,就專心一意地相信這樣的念佛方法對你最有用、最能著力,不能夠說試試看,絕對要百分之百的相信,那一定會念得很好。然而信心更深的意義,還是必須回歸自己;相信自己有這樣的需要、這樣的能力,只是現在還沒有得到,還沒有表現出來。

我們也要相信,有一個比我們現在愚癡凡夫所處的環境更好的地方,那就是佛國淨土;相信我們普通人只要照著佛法的知見和修行的方法去做,一定會比現在更好。在人間先修生淨土的因,才能夠得到佛國淨土的果,所以在還沒有生淨土之前,在人間就應該努力。因此,我們法鼓山提倡的人間淨土與西方淨土並沒有衝突,而且根本是一致的。建設人間淨土的過程,事實上就是在為生極樂世界而準備,是生彌陀淨土的一個前方便,也就是修淨土資糧。我們除了先在人間使自己清淨,還要幫助他人清淨,這是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工作。如果不相信我們人間會更好一些,那還要佛法做什麼?也不需要修行了。

在人間,不管是哪一個時代,都有許多人為或自然的狀況使得我們不快樂,使得環境不安定、不安全,而這一些其實用修行的方法都可以改變。因為大家不修行,內心很痛苦、很煩惱,所以才造成社會和世界的不安寧。如果修行,讓心清淨了,我們的環境也跟著清淨,這就是心淨國土淨。且內心清淨,會覺得世界並沒有那麼可怕、那麼討厭,那就是在人間淨土之中,然後再求生西方淨土就非常容易,也非常可靠。

所以,「信」對淨土的念佛法門來說特別重要,信心如果不深切,願心就發不出來;如果不相信諸佛,也不相信自己念佛將來會成佛,這樣還要念什麼佛呢?

二、願

(一) 通願與別願

「願」有兩種 ,一種是「通願」,亦稱「共願」,一種是「別願」。一切諸佛都必須發的願,是通願,即我們每天早晚課誦念的〈四弘誓願〉,也就是發菩提心;別願則是諸佛個別成就的願力,對阿彌陀佛來說,就是四十八願。唯有我們也發了諸佛的通願,才有進入諸佛國土的希望,也唯有能與某佛的別願相應了,才有生到某佛國土的可能。

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願心,成佛一定要先救濟眾生、利益有情,也就是行菩薩道。阿彌陀佛是因為發了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大願,所以成佛。他的功能和目的,就是要接引一切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他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救濟眾生、為了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修行,完成菩薩道,這就是成熟眾生。因此,念佛的人在未往生之前就要發成佛的願心,並且願臨命終時,能以阿彌陀佛慈悲本願的力量到極樂世界去,然後見佛聞法而悟道。但不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什麼都不管了,同時還要學習阿彌陀佛,願未來也能夠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倒駕慈航來普度眾生,這就與阿彌陀佛的願力完全相應。

西方彌陀淨土比所有的諸佛淨土都慈悲、方便、容易,因為求生西方淨土沒有任何的條件,唯一的條件就是願意生淨土。只要你願意,希望自己能夠生到西方淨土去就能去,這個願意就是發願。

(二) 依願而行

發了願就要照著去做,就好像當你發願要來參加佛七,首先就要把身心調整一下,準備好簡單的用具、衣服,還要計畫交通方式,看是走路或是坐車子,但重要的是方向不要弄錯了,不要坐了飛機卻去了香港、美國,那就背道而馳了。因此,照著方向走,一定能到達,這就是願,有願一定成功。

但是也有些菩薩本來想要參加,結果臨時發生狀況取消了。其實,如果信心和願心非常堅定,一定能來;如果有信心,但不是那麼堅固,有願心,但不是那麼懇切,抱著假如沒有事能去也很好的態度,那麼只要稍微有一點事,就會變成理由,心想,反正下次還有機會,這很可能就來不了了。如果願心很懇切的人,覺得任何事都不如念佛重要,那還有什麼能阻礙他呢?許多人認為家庭、事業很重要,就沒想到念佛是重要之中最重要的事情。念佛是與三世諸佛相應的事,與我們永遠的未來息息相關,其他的事佛七之後再處理,佛七一旦過去了,就沒有機會。

所以,願心不夠堅定懇切的人,容易中途退卻,因此要時時發願,才能堅定信心,如願而行。願是內心所希望的,只要不斷地發願、不斷地朝心願的方向努力,就能夠成就。

以我來說,我出生的時候,時代環境非常混亂,因為家裡沒有錢,因緣際會之下便出家了。出家之後,發現佛法很好,但是知道的人很少,誤解的人又很多,於是發願要把知道的佛法告訴他人。但我並沒有發狂似地立刻要去弘法,只是想有機會一定要把佛法讀懂,然後讓別人也懂,結果一路走來,就變成法師了。

然而這一路我都是從種種波折阻礙中走過來的,支持我的就是那個最初發的願。只要有機會,我就會用筆來寫、用口來傳,即使機會並不是很多,我還是不斷地發願,沒有因此失去信心。只要有一個人聽到我講的、看到我寫的,就沒有白費。人多,我不嫌多;人少,我也不嫌少,有多少影響力就做多少事。

不斷努力下來,跟我出家的人多了,跟我學佛的人也多了,原來農禪寺只有五十坪大,現在已漸漸擴充,皈依典禮時,還可以容納兩千人,有一次辦園遊會,甚至有幾萬人參加。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竟然發展成這樣大的規模,完全不在我的想像之中。這不是打妄想來的,而是發願,願把佛法給人。現在我們有了法鼓山,山上有幾萬坪的建築,雖然在佛教界還是很小,但是對我個人來講,已經很大很大了,而現在還持續有好多分院慢慢出現,這一些全都是從信心、願心而來的。

所以發願就能成功,願有個人的願和共同的願,個人的願如果與佛的願相應,與許多人的願相應,就比較容易成就;而我發的願與佛的願相應,也與許多菩薩們的願相應,所以比較容易實現。因此,我們現在還在發願,願人間淨土能在我們這個世界出現,願我們往生時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願我們能夠修行菩薩道,最後能成佛。

三、行

行的意思是方法,包括正行和助行;正行就是念阿彌陀佛,助行則是修一切善法。在精進念佛時,主要是持名;平常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念佛,還要修各種慈悲福德的善業,這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我們在過去往昔生中已經修行過的叫作善根,現在我們廣結善緣、廣度眾生以及精進持名念佛,這叫作福德。德是自己心中有所得,福就是利益眾生了。修各種善業是為了幫助我們能早日成就眾生,因為這樣我們的福德可以更深一些,福德多蓮花品位也高,在西方極樂國土的蓮花也會大一些,也早一點回到娑婆世界廣度眾生。

諸位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人,沒有善根不會來學佛、不會來念佛,已經學佛、已經來念佛了,現在就要修福德。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3-23 16:32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念佛的起源相當早,據《阿含經》記載,最初釋迦牟尼佛因欲界眾生貪欲心很強,因此教導弟子們修不淨觀。所謂不淨觀,就是觀身體不清淨,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觀,最後觀到自己死亡,開始腐爛、發臭,有許多蟲在裡面蠕動。一段時間之後,有些比丘覺得自己好髒,心中非常恐懼,因為厭離身體而自殺了。佛陀就改教弟子們六念法門,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和念天。

「佛」、「法」、「僧」是三寶,包含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施」是布施,「戒」是持戒,「天」則是指修十善,因修十種善法可以生天。當人在恐懼或臨命終時,不知道誰可以來救濟或是會到哪裡去,就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曾經持戒、修布施、修十善的功德。所以皈依三寶的人應該常修六念法門,經常想到自己是三寶弟子,應該要持戒、修善、布施,以這些功德至少會生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是因為修了人天的福報,也就是布施、修善、積德的功德而生。但是欲界天的第四天兜率天,它分為內、外二院,其中內院是給發願親近彌勒菩薩的人去的,將來彌勒菩薩到人間成佛時,他們也會到人間來成為菩薩、阿羅漢,所以很多人願意往生。

色界天、無色界天則是因修禪定而生,分成兩種,一種是凡夫所生,即外道修四禪八定所生的禪定天;另一種是學佛者修行禪定、梵行證得三果(阿那含果)後所生的天,即淨居天,因為共有五個地方,所以稱為五淨居天。生到五淨居天的人可以直接從這裡得解脫,不會再回到凡夫界證阿羅漢果,所以又稱五不還天。

念天並不是為了到欲界天享福,兜率內院及五淨居天都是方便大、小乘聖者,進一步完成最後歷程的轉換歇腳之處。

除六念外,還有八念、十念。八念就是六念再加上念呼吸和念死亡,若再加上念休息和念身體,即為十念。念呼吸是清清楚楚呼吸的出入,也就是數息觀;念死亡即不淨觀,也就是觀死;念休息是休息萬事,讓心不要太忙了;而念身體,其實就是四念住裡的身念住。

諸種法門中以念佛最容易入手,此即「念佛禪」的來源。原先可以念佛的功德、佛的相好,也可以念佛的名號,最後則發展出現在的持名念佛。最初是念釋迦牟尼佛,後來則是十方一切現在諸佛中選一尊來念,慢慢地發展出專念幾種佛,譬如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彌勒佛就是未來佛。念菩薩也可以,譬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這也算是念僧。當中還是以念阿彌陀佛最容易得力,因為阿彌陀佛曾發凡是持「阿彌陀佛」名號者均得救濟的本願。

念佛不僅是「六念」的一種,也是「五停心」裡的一種。五停心是禪觀修行法門,是小乘最基礎的修行方法。「停」是停止,停止散亂心、分別心,讓心安住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五種幫助我們的心從妄念紛飛中停下來,再進一步統一的方法,就是五停心。包括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慈悲觀、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就是觀十八界,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塵、六識,因為不容易著力,很難觀成,所以在漢文典籍中也有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的,而這六種方法都是修行基礎禪法時使用的。

用五停心中的任何一種方法不斷修持,心漸漸就不會散亂,妄想減少,為集中心。然後再進一步,身心和環境統一,失去了身心與環境的分別和障礙,這時就是統一心出現。心停在方法上,叫作止於一境,就是三昧,就是定。統一心雖然可以入定,但是我們大乘中國禪法的目的不是入定,而是要正念分明,心裡非常明朗、清楚、安定、寧靜,就是定慧不二。因此當統一心出現之後,如果是念佛,就可以參話頭,如果是用數息法,則可以進入默照的層次。

所以,六念實際上與五停心是相應的,修的都是「觀」。「觀」是用心來覺照,這不是覺悟的覺,而是「很清楚的」,心很清楚地在方法上。運用在念佛,就是隨時隨地將心繫在念佛的方法上,這就是覺照,是基礎的修行方法。所以,念佛法門根本就是基礎的修行方法,也是禪宗的基本修行方法。

念佛達到統一時,身心環境全部融化在佛號之中,只有佛號,沒有感覺到自己有身體,沒有什麼雜念妄想,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人在干擾自己。前後左右的人依然看得到,但是不會再起分別心,不會說這個人妨礙我、誘惑我、讓我覺得不舒服,或是這個人我滿喜歡的,種種念頭都沒有。

此時還是持續念佛,念到最後佛號沒有了,就可以問「念佛的是誰」、「誰在念佛」,這就是參話頭。不過,念到佛號沒有了,並不表示已達統一心了,有時是因為念得很累、很無聊,不想念了。此時頭惱裡雖然也沒什麼雜念妄想,但其實是在休息,是偷懶、懈怠。這時參話頭也沒有用,應該要馬上精進,再提起心力繼續念佛。

此外,念佛也是《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的一種,所以大乘的淨土也修觀,只是到了《阿彌陀經》時,只講念佛,沒有講其他的觀,而《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的性質相同,也是專門講持名念佛,但其內容又比《阿彌陀經》更詳細。

其實持名念佛也不是淨土宗專有的法門,譬如唯識宗念彌勒佛,是念未來要成佛的當來下生彌勒佛,此外還有念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的。不過有好多經典都勸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譬如《藥師經》,所以念阿彌陀佛成為一種普遍的修行法門,無論漢傳、藏傳,或哪一宗派都非常重視。

最後,再從修行的基本原則來看。修行的基本原則是修心,也就是鍊心,把雜亂的妄想心鍊成清淨的三昧心。凡是修行,不論是大乘、小乘都叫作「觀行」,觀是用心思惟,不是思想。思惟的意思就是覺照,非常清楚地觀照自己的心,用方法使得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麼,使得自己雜亂的妄想心變成了清淨的三昧心,就是修行。

有人認為禪修與念佛是不同的法門,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佛法是整體的,不要把它切割成禪和淨土,即使主張「禪淨雙修」,那也好像是把地瓜、米飯和在一起吃,結果地瓜是地瓜、米飯是米飯,還是不同。其實兩者都是食物,都能填飽肚子,就如同佛法只有一味——解脫味,沒有必要再分什麼淨土和禪。

佛法是一味的,就是解脫味,修任何法門都能得解脫。我曾以「百川歸海」來比喻,河流不論是往西或往東流,最終都會流到大海。就像台灣,它是海中島嶼,不管是向東、西、南、北哪一個方向流,最後都歸於大海。譬如《華嚴經》有二十一個念佛三昧門,《楞嚴經》有二十五圓通,《圓覺經》有十二圓覺,門門都是通向解脫;《法華經》「會三乘歸一乘」,三乘就是二乘聲聞、緣覺,即一般說的小乘,再加上大乘的菩薩,即不管大乘或小乘終究會歸於一佛乘。所以不能說有幾個法門就建立幾個宗派,說這是什麼宗、那是什麼宗。

念佛法門是所有法門之中的一種,而又涵蓋著一切法門;菩提達摩的禪宗其實就是念佛法門裡的無相(或稱實相)念佛,譬如禪宗經典中的《六祖壇經》,就曾引用《觀無量壽經》、《法華經》,以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一行三昧,可見得它們並非背道而馳的。

念佛法門就是修行佛法,沒有必要說它是淨土;其實古代很多禪師也修念佛法門,譬如五代的永明延壽禪師即是如此。明朝末年,專弘淨土的蓮池大師——雲棲袾宏,在其《阿彌陀經疏鈔》中,則將持名念佛分為事持、理持兩類。事持是念心外的阿彌陀佛,理持則是念我們本具的清淨佛性。念佛若能從「事持」進入「理持」,當清淨的佛性與阿彌陀佛的法身完全相應時,即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就與禪宗的開悟完全相同。

蓮池大師一生都強調修念佛三昧,從持名念佛自然而然完成了明心見性的目的。所以,蓮池大師雖是淨土宗的第八祖,但是又被稱為禪師。此外,還有一位較蓮池大師年輕的蕅益智旭大師,他是蓮池大師戒子,也主張修念佛三昧,並且稱之為寶王三昧,認為是一切三昧中最好的,是三昧之中的王。

三昧是「即慧即定」,又是定又是慧;當念佛念到非常純熟,心中沒有煩惱、沒有雜亂,只有一句佛號時,自然會開出智慧,此時即修成念佛三昧。可見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即禪修的法門之一,因此我們法鼓山的佛七實際上也可以稱為念佛禪,能夠達成自心淨土的目的。

我們法鼓山提倡人間淨土,又經常指導禪修、推廣禪修,好像沒有要生西方彌陀淨土。其實我們是一致的,不會把它分得那麼清楚,只是因應人的根性而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人喜歡念佛,有人則願意用禪修法門,雖然走的路不一樣,但是殊途同歸,條條馬路都是到羅馬。就像佛殿有六個門,雖然每一個都有點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每一個人進來時的路線也不一樣,但全部都能進入佛殿,而且見到同樣的西方三聖,見到同樣的我在這裡向諸位說法。因此說「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禪修是鍊心,就是用方法從散亂心到集中心,再從集中心到統一心,最後到達無心的過程。念佛也相同。念佛是一向專念念阿彌陀佛,一直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事一心就是統一心,此時定境現前,已經入定;理一心則是禪修最後所到達的無心,心無執著,不顛倒、不貪戀、不攀緣,是清淨的,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心。

達到理一心(無心),已經離煩惱了,如果死亡時能持續保持,往生西方淨土就已超過上品上生。如果是事一心(統一心),好像煩惱不起伏,可是一離開定境,在平常生活中還是會波動起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則是九品蓮花裡的上品和中品。如果是散亂心,則是生下品,但也必須十念不斷才能進入下品。

因此,禪修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禪、淨這兩個法門只是型態不一樣,但是功能類似、目標也是一致的,因此,我也勸禪修的人能夠發願往生西方淨土。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一) 念佛要從有相達到無相

念佛法門有「有相」和「無相」兩種。在念佛目的方面,有人念佛是希望求福報,有人是希望求富貴、求長壽、求平安、求智慧,也有人是希望累積淨土資糧,這些目的都是有相,而淨土經典裡描寫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也都是有相的。

通常人講淨土時,大概只講到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並不能說錯。但是因為佛法的本質一定與空、般若的智慧相應,唯有發般若的慧才能徹底除煩惱。就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還是要聽聞佛法,發起無漏的智慧,證無生法忍。

無生就是不生不滅,是說佛性的不生不滅。雖稱之為涅槃,實際上是空,但是並不妨礙智慧和慈悲的功能。也就是有慈悲和智慧的功能,但是沒有自我的執著;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如《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以及「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但是既然無智亦無得,為何又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連智慧都不執著了。不執著煩惱,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智慧了,這是空,叫作畢竟空。

多半的人以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上品上生就已經足夠,其實即使上品上生也還是凡夫,並沒有進入初地,還要修行,才能花開見佛,得無生忍。而上品上生還是有相,不是無相,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二) 自認是下根之人,老實念佛

無相還是必須從有相的方法著手,否則沒有著力點。有相念佛是有阿彌陀佛的聖號,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方向,有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為目標。我們修念佛禪,則是從念阿彌陀佛名號開始,但是念的時候不要觀想佛的模樣,只是不斷地持名,慢慢就能進步到達無相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念佛非常簡單,只要會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行了,三歲的小孩、甚至剛學會說話的一歲小孩都會念,所以是三根普被,所謂三根,是指不論上、中、下何種根機,都能從念佛法門得到利益,只是深淺有所差別而已。譬如上根人念佛很快可從有相進入無相念佛,中根人則要多花一些時間,而下根人恐怕沒有辦法體會到無相念佛。

下根人善根不夠,知見又不正確,如果立刻無相念佛,會以為自己與佛無二無別,因此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也認為不需要念阿彌陀佛、不需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大傲慢心、大愚癡心,是邪見、外道,很容易入魔,十分危險。更何況如果你的「我」還很大,或者根本連「我」是什麼也不知道,那還說什麼「無我」呢?因此,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寧可相信自己是下根人,業力很重、障礙很多,老老實實地從基礎的有相念佛、取相念佛著力;如果你是上根人,照著師父教的方法去做,很快也能從有相進入無相。

不過,在今天末法時代,上根人很少,即使釋迦牟尼佛時代也是如此。佛經中曾有一個比喻:「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意思是說,世間有三樣東西,因的時候很多,但真正結果的卻很少。第一樣是魚子,因為魚一次可以產很多的魚卵,但是從魚子變成小魚然後再變成大魚的數量很少;可能還未長成小魚就被吃掉了,即使長成小魚也有可能被大魚吃掉。第二樣是菴樹華,就是芒果花;芒果花很小又很多,一串花蕊上就有上百朵,但最多只能結二個芒果,否則無法承載重量。最後一樣則是初發心菩薩,就是剛剛發心要修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人;發心修行菩薩道的人很多,但是能持續培養菩提心,增長道心、道業的人卻很少,一遇到惡因緣、逆境、障礙,很容易就退縮,放棄修行,這是業障、報障。

所以我們修行,就好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帆船,遇到了逆風,老是在原地繞圈子,沒有辦法前行,也因此《大乘起信論》說,要堅固信心需要十大劫之久,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必須非常努力,否則很可能只修行幾次,就打退堂鼓了。我有好多在家弟子就是如此,像打擺子、患了瘧疾一樣,一下子好熱心,一下子消失了,過了一陣子,又突然出現了。問他原因,多半是因為事情繁忙,不然就是因為懶散,像這樣一暴十寒,修行要成功、要成為上根人,很不容易。

若你自認為根機不夠,要有慚愧心,並且要多花時間修行,除了參加精進共修,平常也應該隨時不忘念佛,才不會連下根也斷掉,而能繼續成長,變為中根,然後變成上根。

下根雖然是有相念佛,但是要知道還有無相念佛的目標。佛法不論是哪一宗、哪一派,不論是哪一部經典、論典,雖然講的法門不同,可是目標都是要我們破我執。破我執就是無我,就是無我相,就是無相。我相沒有,佛的相也沒有;不取自己的我相,有誰去取佛的相呢?所以實證無相,阿彌陀佛與自己就是不一不二,一切諸佛與自己是一個鼻孔出氣。

我在呼吸就與一切諸佛同時在呼吸,我在吃飯就與一切諸佛同時在吃飯,如同禪宗所說的「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不是真的說我每天早上都與佛一同起床,每晚都抱著一尊佛入眠,其實抱的是無相、是實相,是與佛的法身不一不二。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一般人一講到淨土,就只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一講到念佛,就只想到念阿彌陀佛,特別是人死了以後,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人往生了,我們也要做佛事超度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活著的時候要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等年紀大一點,就念藥師佛消災延壽,死了以後呢?就要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擔心自己造了很多惡業,會下地獄,就念地藏菩薩,因為地藏菩薩在地獄裡救苦。

這種觀念在中國非常普遍,雖然不能說它不正確,但是是偏頗的。佛法應該是共通的,其實念佛不一定是念阿彌陀佛,在許多大乘經典裡都有提到,十方佛中選一尊佛專門來念就是念佛。而且也不是只有念阿彌陀佛才能往生西方,譬如藥師佛,他也勉勵我們往生西方,這在《藥師經》裡可以看到;更不用說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身旁的兩大菩薩之一,他還會代替阿彌陀佛接引下品眾生往生西方;文殊菩薩呢?其實文殊菩薩幾乎都會在各種法會中列席,《法華經》、《華嚴經》,還有《阿彌陀經》;所以誰說只有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西方?

說地藏菩薩只在地獄也是錯的,地藏菩薩到地獄救苦,並不等於只在地獄裡。在《地藏十輪經》裡提到,他與觀世音菩薩一樣可以現種種身來度眾生,既然可以到地獄度眾生,當然也可以到所有眾生群中度眾生。因為大家只念《地藏經》,或受他「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本願影響,所以覺得地藏菩薩只有在地獄裡度眾生。

而誓不成佛的,也不只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沒有準備要成佛。他雖是極樂世界一生補處之菩薩,繼阿彌陀佛的位,但阿彌陀佛叫作無量壽,是不涅槃的;其實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佛,只是後來發願以菩薩身永遠度眾生。還有文殊菩薩,他是三世諸佛之母,雖然他的弟子全部都成了佛,但是他自己不成佛。因此,諸大菩薩沒有一個不是度所有眾生,既然度一切眾生,地獄眾生也一定會度。

會有這種觀念,是因為我們中國對阿彌陀佛知道最多,而且經典中最明確教我們怎麼修行淨土法門的也是阿彌陀佛的經典,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直覺。

念佛當然是求生淨土,但根據經論歸納,淨土大略可分為四類:人間淨土、天國淨土、佛國淨土、自心淨土。彌陀淨土是屬於四種淨土中的佛國淨土,而且只是佛國淨土中的一種。所以,不要老是被中國人一向的觀念所困擾、限制著。

那麼,四種淨土分別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人間淨土是指我們現實的生活環境,凡夫所處的大環境,雖然佛經稱為苦難重重的「娑婆世界」,不過,當我們聽聞佛法,修行戒、定、慧,而體驗身心的清淨,淨土就在你的眼前展現。

天國,是指人間以上的眾生所居之處,修行十善,便生天國。天國尚在三界的範圍,還是有漏、有限的,由於積福,享受欲界天的欲樂,或修禪定,享受諸禪天的定樂,但在欲天的福報享盡之時,禪天的定力退失之際,那時候便有五種衰相現前,從天國下降到人間或更向下而墮落到三塗惡道。所以縱然天國可愛,有朝一日,又成過眼的雲煙。故對一般人來說,天國就是淨土,而對佛教徒來說,則寧願生在人間修學佛法,卻不想生到天國去享天福。

佛國是指以諸佛的福德智慧及本誓願力所成就的國土,此有兩種作用:一是示現佛的功德果報;二是接引化度一切有緣的眾生,修學佛法,同成佛道,便稱為佛國淨土。

所謂自心淨土即是說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不論凡聖,本具佛性,也就從來未曾離開過佛國淨土。眾生的心既與佛心相同,眾生所處世界便與佛國無異。不過眾生的心尚有煩惱覆障,無法見到清淨不動的本心,也就無法體會到生活於佛國的淨土。若能穿透煩惱塵網,往心的深處看去,就會發現佛心即是自心,此界即同佛國。因為心若清淨,所見世界就是淨土;心若不清淨,生活的環境就是無邊的苦海 。

念佛究竟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往生淨土。我們人一出生,隨時都可能出現死亡的因緣,因此,我們要隨時做好面對死亡的心理建設,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就是要隨時做好往生佛國淨土的準備。千萬不要想依賴他人助念,要不然臨命終時很可能來不及念佛,而等到親戚朋友來助念時也已經太遲了。所以,參加精進念佛禪修就是在做往生西方淨土的準備工夫。

其實只要我們做好死亡的心理建設,以及準備好死亡的方向、目標,那麼不管什麼時間死亡都不會恐懼、害怕,也不會手忙腳亂,否則愈是生不了淨土,墮落成為惡道眾生。所以,不管我們是用什麼修持法門,都要發願往生淨土佛國。要如何才能往生佛國淨土呢?就必須常常念佛、多多念佛,心與佛相應,我們在臨命終時就不怕自己不會往生佛國淨土了。

可是我們念阿彌陀佛就只能生西方淨土嗎?或許我們並沒有想到要生天國淨土,沒有想到要生欲界天或禪定天,也沒有想到要生彌勒內院,或做聲聞聖者生五種淨居天,但是我們可以用念阿彌陀佛的法門來完成自心的淨土。

證得自心淨土與禪修相同,就是能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自心清淨,自心就是佛;自心清淨,自心就見彌陀法身,即阿彌陀佛的法身,這是念佛的最高境界。

另外,實現人間淨土。就是要從修行,也就是實踐戒定慧三無漏學、實踐六波羅蜜等佛法,用持戒、修定、修慧,用布施、精進、忍辱等法門,讓自己從一個煩惱很多的狀況慢慢消融,使自己煩惱愈來愈少,同時也幫助周遭的人痛苦愈來愈少,那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念佛能使我們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大悲願心、感恩迴向心,而這些都是成佛、修菩薩行的基礎,也是求生西方淨土不可缺少的資糧。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發願、練習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感恩迴向心,如果練習純熟,在平常生活時,就能以慈悲心、感恩心、慚愧心來對待周遭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這樣我們所提倡的人間淨土就會在我們這個環境出現,完成了建設人間淨土的目的與任務。

因此,念佛可以完成三種淨土。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