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彼佛發菩提心」:梵語「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應以新譯較確切。印度人稱發心修道叫發「菩提心」,鳩摩羅什應漢人習慣,故譯為「道心」;其實梵語意思是「覺悟心」才對。由於羅什把「菩提」譯為「道」,害得唐時的道士誤會「道」是「菩提」。唐太宗請玄奘把《道德經》譯為梵文,想流傳去印度,一開始討論第一個「道」字,玄奘說應譯為「末伽」,道士(成英)說不行。理由是「古譯『菩提』為道,故應議作菩提。佛陀言覺,菩提言道。」玄奘駁之曰:「菩提是覺,而末伽才是道。若是不信,可問印度人腳所行的道稱什麼?若印度人說是末伽,你們都應有罪。」道士方服。(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第十。《大正》No.2104, T52, p387a)道士不懂梵文,而誤會菩提之義。
「菩提心」即是覺悟心。淺者發願希求無上正覺之心;深者是發露覺悟心—發露覺性。而「覺」有三義;(一)本覺(二)始覺(三)究竟覺。發菩提心是由「本覺」啟動而「始覺」發露,以至成佛為「究竟覺」。「菩提心」是學佛的主軸與前導,一切菩薩萬行,皆賴菩提心而成就。《華嚴經》卷五十八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大正》No.279, T10, p307c)故知發菩提心是修道之重要條件。一般學佛而退墮,或誤蹈岐途,都由不發菩提心所至。忘失都必成魔,何況不發?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彼古觀世音佛教授從聞思修三慧修行。今所說的三慧,與一般講的有異,一般以聞法理解為聞所成慧,那是以耳識功能作用,而思和修是獨頭意識,將所聞之聲教思惟,進而修習之;此皆不離生滅識心範圍。而本經是捨識用根(根性),故有不同。
今耳根圓通亦稱聞、思、修三慧,所說的「聞」是從耳根聞性起始覺觀智,不循所聞之聲塵,而返聞能聞之聞性。所說的「思」是正慧觀察,能聞者是誰?而確認自性。所說的「修」是不離不生滅性如幻聞熏聞修,念念伏歸元真,發本明耀。
此從聞於耳,思於心,修於行,皆依不生滅性之無分別智起反聞之功用。故能生無漏聖慧,而證入三摩地正定。這小段是總綱,下則細述其修行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