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2
發新話題
打印

2010年4月嘉言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

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靜老說的話

二三、

對世間人而言,最幸福的事情

是能過著平安、健康、長壽、

家庭和諧、工作順利、經濟富裕、受眾人恭敬…等等舒服的日子。

但縱使全都得到了,亦是生滅無常的,

且依然不能解決習氣及生死輪迴的問題。

TOP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


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靜老說的話

二四、

五欲六塵如刀口蜜,

但凡夫因沒有實修或不願接受真善知識的提醒與教導,

即無智慧洞見其中的危險,

心總是隨著由意識心作主而出來的習氣走,

一次次迷失在六塵相中,又再次往六道輪迴了。

TOP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

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靜老說的話

二五、

人生最痛苦的是:

有感受,但身心卻不能做主,

有真有假卻沒智慧洞見真相,

總是迷失在假相裡打轉。

所以不管別人說什麼,都要以念佛、改習氣為主,

才能解脫一切「痛、苦」。

TOP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

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靜老說的話

二六、

一般人最擔心最惶恐害怕的是:

失去擁有的一切(包括一切有形的物質、無形的欲望)、

身心瀕臨死亡時、

擔憂死亡後的未知世界,

這三件大事若能破除,即能「無我能忍」。



TOP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

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靜老說的話

二七、

我出生時,親朋好友互道喜;

我臨終時,親朋好友互哭啼;

無奈業力牽引來,落入六道忙、盲、茫。

二八、

不趁「人身」修行,等於白來一趟,

若再次輪迴六道,須經過很長久的時間,才可再得「人身」,

才有機會再聞「佛法」。



TOP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

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靜老說的話

二九、

有時候因為對人生的不安全感,

而延伸出一股莫名的壓力、疲憊、焦慮苦惱,沒自信…等不舒服不快樂的情況,

這是因為:

Α、小時候或過去曾被親人或他人誤解,或有意或無意的傷害,

之後就一直將悲傷、憤怒的情緒放在心裡沒丟掉。

Β、被自己過去生所帶來的習氣影響,

所以遇到不合己意的人事物時,心裡就會習慣性的出現煩的感受。

C、自己對於日常生活之事相不知足,或沒有事先做好正當的規劃。

D、時常作息沒有正常。

Ε、沒做好情緒管理,習慣把苦受當樂受。

不管原因為何,都不要再回想也不要自卑,一切從新開始

只要是正當的事皆可照做,日子還是要正常過。

因為「六塵相只是個媒介,並非問題的所在,問題是在自己的『心』

最重要的是:

現在自己的身口意在什麼?

自己在那一條來生路?

世緣盡了你要往生何處?


TOP

「說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如果我們不去分別,
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如果我們看到不對的事,
或不如法的人,能夠心裡明白,而不表現出來,那才是
真功夫。」

(廣欽老和尚開示)



靜老說的話

三十、

有時別人對你不好,

請不用傷心難過,

也不要急著想報復回去,

因為對方其實並不是在針對你,

而是因為每個凡夫都被習氣操弄著

心裡染到怎樣的習氣種子,

身口意就自然會做出怎樣的事情(用到自己的辦法)。

TOP

「說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如果我們不去分別,
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如果我們看到不對的事,
或不如法的人,能夠心裡明白,而不表現出來,那才是
真功夫。」

(廣欽老和尚開示)



靜老說的話

三一、

不管是已婚或未婚的人,

日常生活都要正當,

並且把心完全放在佛號,

將一切都交由佛來做最圓滿的安排(用佛的辦法),

任何事都不要放在心裡煩惱,

才不會都用到習氣來處理事情(用到自己的辦法)。

TOP

「說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如果我們不去分別,
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如果我們看到不對的事,
或不如法的人,能夠心裡明白,而不表現出來,那才是
真功夫。」

(廣欽老和尚開示)



靜老說的話

三二、

「世間的本質」,本來就是有善的也有惡的,

有合我意、不合我意的人事物,

罪業凡夫所造作出來的一切事情多不離貪瞋癡…等等往六道走的「壞」事情。

所以才需要依靠佛講的教理與方法

(有正確的知見,才會有正確的想法與做法),

去提升身心的品質、改善生活環境。

TOP

「說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如果我們不去分別,
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如果我們看到不對的事,
或不如法的人,能夠心裡明白,而不表現出來,那才是
真功夫。」

(廣欽老和尚開示)



靜老說的話

三三、

只要現在還有呼吸的人,就是還有希望有福報的人,

應把過去一切不合我意之事放掉。

原諒別人,並非濫慈悲,

而是可使自己身心自在,祥和過日子的方法,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要珍惜至少自己還知道要念佛的福報。

從現在起完全相信佛的安排

在道德之下安守本分過日子,

安下心來念佛

即可拾回清淨的自信、自在與快樂。

TOP

「說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如果我們不去分別,
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如果我們看到不對的事,
或不如法的人,能夠心裡明白,而不表現出來,那才是
真功夫。」

(廣欽老和尚開示)



靜老說的話

三四、

心若不轉換「知見想法」,即沒機會換跑道,

走到那裡都依然感到痛苦,

若想離苦,就不要再有擔心害怕或遲疑,

盡管安心的用佛講的教理與方法去調整心態

一定可以把一切「壞」的事情破除掉。

TOP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靜思語)

靜老說的話

三五、

世間的一切人事物(無常的六塵緣、相),

都不能當做了生死的依靠,

所以不管遇到的因緣是好是壞,

既然現在已經遇到了,就應把心裡的仇恨、牽掛放下

在道德之下過日常生活,

隨緣結個淨緣了緣吧!

TOP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靜思語)

靜老說的話

三六、

每件事、每個相、每個剎那都是生滅…

並非像表相看到的那樣是連貫相。

凡事看淡點,太執著不是好事。

若有遇到不好的事緣時,

即要離外緣,同時心念亦要離。

若外緣不能離,心念亦要離

(心不想其它事情,心只念佛號)。

TOP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靜思語)

靜老說的話

三七、

各人造業各人擔」,

自己要照顧好自己的因果。

因為一切身口意的造作,絲毫皆在因果之內。

TOP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靜思語)

靜老說的話

三八、

「最危險的敵人」,是自己心裡的習氣,

所以不要想去改變他人,來合自己的意

應改變自己,

遇事需用善的、和諧的方式去處理它,

然後放下它,且落實念佛,

自己往好的因果路走,才不會加倍吃虧。

TOP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靜思語)

靜老說的話

三九、

如果自己不落實念佛,又不捨棄習氣

卻一昧將自己習氣所帶來的痛苦都怪罪於他人,

希望得到佛的同情與幫助…等等的想法與做法,

都是知見不正確所導致,

才會用錯方法、走錯路。


TOP

不輕易承諾,但是承諾了一定做到,甚至做得比承諾的更好!


證嚴上人 民國97年05月22日



靜老說的話

四十、

世間的每件事,

皆是好壞相隨,

似一塊雜亂的拼圖,

人生的路程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

「苦」並非絕路,只是個過程,

亦是修心的跳板。

TOP

不輕易承諾,但是承諾了一定做到,甚至做得比承諾的更好!

TOP

不輕易承諾,但是承諾了一定做到,甚至做得比承諾的更好!


證嚴上人 民國97年05月22日



靜老說的話

四一、

心原本是清淨的,

是因起了貪念,才會產生分別…等等繁雜的妄想執著,

才有了「妄心」。

六塵的一切緣相,不會去招惹人

而是自己被自己的習氣(妄心)所用,

是自己的習氣去招惹了六塵相。

TOP

不輕易承諾,但是承諾了一定做到,甚至做得比承諾的更好!


證嚴上人 民國97年05月22日



靜老說的話

四二、

尚未準備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前,

就需如同芒刺在背般的謹慎。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10-4-27 09:29 編輯 ]

TOP

 23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