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恭祝 文殊菩薩聖誕快樂

恭祝 文殊菩薩聖誕快樂

恭祝  文殊菩薩聖誕快樂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轉貼  菩薩開示
http://blog.yam.com/yjhcbeta/article/27684992

師遂與同志遠詣五臺。見寺南有光及隨至佛光寺。
一如缽中所見。東北五里果有大山。山有澗。
澗北石門旁二青衣。一稱善財。一稱難陀。
金榜題曰大聖竹林寺。寺方二十里一百院。
皆有金地寶塔華臺玉樹。
入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踞師子座為眾說法。菩薩萬數共相圍遶。
師於二菩薩前作禮問曰。
末代凡夫未審修何法門。文殊告曰。諸修行門 無如念佛。
阿彌陀佛 願力難思。汝當繫念 決取往生。
時二大士同舒金臂以摩其頂。與之記曰。
汝以念佛力故畢竟證無上覺。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JingToShiYao/04/04-01.htm

其夜四更。見一道光。從北山下來射照。照忙入堂內。
乃問眾云。此何祥也。吉凶焉在。
有僧答言。此大聖不思議光。常答有緣。

照聞已。即具威儀。尋光至寺東北五十里閒。果有山。山下有澗。澗北有一石門。見二青衣。可年八九歲。顏貌端正。立於門首。一稱善財。二曰難陀。相見歡喜。問訊設禮。引照入門。向北行五里已來。見一金門樓。漸至門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題曰。大聖竹林寺。一如鉢中所見者。方圓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寶塔莊嚴。其地純是黃金。流渠華樹。充滿其中。照入寺。

至講堂中。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各據師子之座。說法之音。歷歷可聽。文殊左右菩薩萬餘。普賢亦無數菩薩圍繞。

照至二聖前作禮問言。末代凡夫。去聖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唯願大聖。斷我疑網。

文殊報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所以者何。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

照又問。當云何念。

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閒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說是語已。時二大聖。各舒金手摩照頂。為授記別。

汝以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

語已。時二大聖。互說伽陀。照聞已。歡喜踊躍。疑網悉除。又更作禮。禮已合掌。

文殊言。汝可往詣諸菩薩院。次第巡禮。授教已。次第瞻禮。遂至七寶果園。其果纔熟。其大如盌。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聖前。作禮辭退。還見二青衣。送至門外。禮已。舉頭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記。至今存焉。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