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淨空法師講述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無論順境、逆境都是增上緣,只要善於運用,都是很好的鞭策。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勇猛精進,將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所以無一不是好事。
幾時我們真正能將境界、觀念轉變,看一切人皆是善人,一切事皆是好事,就能入佛菩薩的境界。
如何轉變?
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
(論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三人是比喻,指自己、善人和惡人。
善人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效法、學習;而惡人也是我們的老師。
凡夫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的過失,只會看別人的過失;
聰明人看到別人的過失,會回光返照反省自己,無則嘉勉,有則改之,所以惡人也是老師。
佛菩薩之所以能作佛菩薩,道理在此地。
而凡夫看到善人心生歡喜,看到惡人心生討厭,永遠墮落在分別、執著裡,所以不能作聖。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真實的教誨。
何以不見世間過?
實在說,世間沒有過,過 是從自己的分別、執著裡來的。
但是明明那個人有過,怎麼說是從我的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
這個道理很深,初學佛法之人很不容易理解,也很不容易接受。真正深入經藏之人,修行有功夫、有心得之人,聽了就能理解。
這個原理就是「華嚴經」上講的,「諸法實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誰的心、誰的識?自己的心,自己的識,所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
境就是人事環境與物質環境,
境從哪裡來的?
心變現出來的,離了心就沒有外境,
外境與自己的心識是一不是二。
若能參透這個道理,就能理解何以世間沒有過。
因此,
善境界是自己的善念變現出來的;
惡境界是自己的惡念變現出來的,與外境真的不相干。
實在講,若沒有入這個境界,這個道理真的不好懂,所以佛再用比喻來說明。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
夢裡會夢到好人、惡人,也會夢到順境、逆境,
夢醒之後,再去想一想夢裡的境界,真有善人、惡人嗎?真有順境、逆境嗎?
沒有,這都是自己意識心變現的,
佛教導我們從這個淺近的比喻去思惟。
眼前這些現象是阿賴耶識的相分,學過唯識的同修應當有這個常識。
可是實際上的境界,我們沒有能證得,也就是說我們入不了唯識的境界。
何以入不了?沒有轉識成智,
所以我們還是凡夫的境界,不是佛菩薩的境界。
而佛菩薩的境界,是在作夢裡,就覺悟了「我在作夢」,
眼前的境界全是夢中境界。
所以,覺悟沒有離開夢境,還繼續作夢,但是已經清楚「我在作夢」,就是在作夢時喚醒夢中人。
因此,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示現在十法界,如「普門品」裡所說的,「隨類現身,隨機說法」。
所以,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就是「啟建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這兩句話將佛菩薩應化的真相說出了。
水中之月、鏡中之花都不是真的,這是說明境界的真相。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9-9-18 17:4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