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六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不正見

六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不正見

六根本煩惱

http://www.tyba.org.tw/phpBB2/viewtopic.php?t=30

煩惱

摘錄轉貼:

佛光大辭典第三版名相釋文

煩惱

 梵語 kleśa巴利語 kilesa。音譯吉隸舍。又作惑。


使有情之身心發生惱、亂、煩、惑、污等精神作用之總稱。

人類於意識或無意識間,為達到我欲、我執之目的,常沉淪於苦樂之境域,而招致煩惱之束縛。

在各種心的作用中,覺悟為佛教之最高目的;準此而言,妨礙實現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稱為煩惱。

佛陀欲使眾生了解煩惱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種立場表示之。

自其作用而言,有隨眠(梵 anuśaya)、(梵 paryavasthāna)、(梵 nivarana)、(梵 sajyojana)、(梵 bandhana)、(梵 āsrava)、(梵 upādāna)、(梵 grantha)、使、垢、暴流、軛、塵垢、客塵等各種名稱。

其用法有廣狹二義,若加以分類,則極為複雜。

一般以貪、瞋、癡三惑為一切煩惱之根源。

 俱舍與唯識學於闡發心的作用之理論,最具組織性。通常將煩惱分為根本煩惱(本惑、根本惑)、枝末煩惱(隨惑、隨煩惱)二種。

根本煩惱又分為貪、瞋、癡(無明)、慢、疑、見(惡見)等六煩惱(隨眠);

其中,見又可分為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合稱為十煩惱(十使)。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9-12-4 05:51 編輯 ]

TOP

摘錄轉貼:佛光大辭典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名相:

釋文: 梵語 mna,巴利語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

俱舍宗  以之為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

唯識宗則以之為五十一心所中的六根本煩惱之一。

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高低、勝劣、好惡等,而生起輕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稱為慢;亦即輕蔑、自負之意。

 慢有種種分類,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三、俱舍論卷十九列舉七慢:

(一),對劣於自己之人,認為自己較殊勝;
              而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謂與自己同等而令心起高慢。

(二)過慢(梵 ati-mna),對與自己同等之人,硬說自己勝過對方;
                                                 對勝過自己之人,亦偏說對方與自己同等。

(三)慢過慢(梵 mnti-mna),對勝過自己之人,起相反之看法,認為自己勝過對方。

(四)我慢(梵 tma-mna),乃七慢之根本慢。

於五蘊假和合之身,執著我、我所,恃我而起慢。

內執有我,則一切人皆不如我;外執有我所,則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

(五)增上慢(梵 adhi-mna),於尚未證得之果位或殊勝之德,自認為已經證得。

(六)卑慢(梵 na-mna),對於極優越之人,卻認為自己僅稍劣於其人;

或雖已完全承認他人之高勝,而己實卑劣,然絕不肯虛心向其人學習。

(七)邪慢(梵 mithy-mna),無德而自認為有德。


 八慢,即指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等。

 九慢,又作九慢類。即:

(一)我勝慢類,即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認為自己勝過對方之過慢心。

(二)我等慢類,乃對與自己同等之人生起「我與彼同等」之慢心。

(三)我劣慢類,對勝過自己之人,生起「我為劣」之卑慢心。

(四)有勝我慢類,對勝過自己之人,生起「彼勝我」之卑慢心。

(五)有等我慢類,對與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與我同等」之慢心。

(六)有劣我慢類,係對與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劣於我」之過慢心。

(七)無勝我慢類,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認為其人未必勝過我之慢心。

(八)無等我慢類,對與自己同等之人,認為其人比我差劣之過慢心。

(九)無劣我慢類,對多分勝於我者,生起我比其人為少分劣之卑慢心。

此係俱舍論卷十九根據發智論卷二十所舉出者。

 上記之九慢攝於前述七慢中之慢、過慢、卑慢三種。

即我等慢類、有等我慢類、無勝我慢類等三項攝屬於慢,

我勝慢類、有劣我慢類、無等我慢類等三項攝屬於過慢,

我劣慢類、有勝我慢類、無劣我慢類等三項則攝屬於卑慢。

於品類足論卷一載有關於九慢之闡釋,書中舉出「我勝慢」之例子,謂我勝慢係由慢、過慢、慢過慢三者而出,此係依觀「境」之劣、等、勝而分別之:

(一)若觀「劣境」而謂己為勝,此為慢。

(二)若觀「等境」而謂己勝,此為過慢。

(三)若觀「勝境」而謂己勝,此為慢過慢。其餘之八慢亦可準此而別。

 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五列舉聰明、世智、高貴、耆年、大姓、高門、解、福、富、寶等十慢;

法華經論卷下更以法華七喻配七種增上慢。

此外,憍慢之妄惑,稱為慢惑,為十大惑之一;

自慢而心舉,稱為慢舉。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卷五十、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四、俱舍論光記卷四、卷十九、摩訶止觀卷五上、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末〕p5812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9-12-8 18:49 編輯 ]

TOP

名相:憍慢

釋文: 梵語 adhi-mna,巴利語同。

自高傲物之心態。

俱舍宗以憍為小煩惱地法之一,慢為不定地法之一、十隨眠之一。

唯識宗則以憍為隨煩惱之一,慢為根本煩惱之一。

二者之別,

在  憍以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即對自己之長處產生傲慢自大之心理

      慢以稱量自、他德類之差別,心自舉恃,凌懱於他,即對他人心起高慢。

若憍慢生,則長養一切雜染之法,心不謙下,由此則生死輪轉,受無窮苦。

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

「永斷習氣,摧憍慢山,拔生死樹。」

又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

「謙敬聞奉行,踊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日本淨土真宗即根據無量壽經,而確認憍慢眾生難信彌陀之本願。

〔法華經安樂行品、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三、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五〕p6064

TOP

轉貼:http://ft.amtb.tw/dv.php?sn=52-118-39〈=zh_TW

《弟子規》與佛法的修學 蔡禮旭老師主講(第三十九集)2005/3/13  澳洲淨宗學院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我們都知道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我們一般都會覺得貪、瞋、痴很厲害,其實在修道的路途當中,這個「慢」也很有殺傷性,諸位同修有沒有感覺?它好像不知不覺就出來。

我們也想到漢朝時期有一則公案,當時晁錯建議景帝,要能削弱這些諸侯的封地,結果諸侯群起叛亂,造成「七國之亂」。而晁錯確實念念是為國家,他是「善謀國,不善謀生」,沒有想到自己。後來七國就以要討伐晁錯的名義,要把他殺了,其實重點是要奪取國家的權利。那時候袁盎就建議漢景帝,只要把晁錯殺了,問題就解決了,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景帝迫於無奈把晁錯殺了。所以,晁錯跟袁盎的冤仇結上了。

  袁盎之後,下一輩子是高僧,而且累世都是高僧,幾百年後就是悟達國師。這悟達國師因為德行很好,所以皇帝賜給他一個沈香木做的寶座。修行那麼高,得到這個沈香木的寶座,起了一念貢高我慢心,馬上晁錯的冤魂就跑到了他的腿上,長了一個人面瘡。

後來因為很嚴重,悟達國師想起了當初他年輕的時候,遇到的一個很可憐的老人,身上有些地方腐爛了,悟達國師還親自幫他療傷,也都不會嫌他髒。這個老人告訴他,假如你的人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你可以回到這個地方來找我。所以悟達國師又到這個地方去尋找這個長者,而這個長者就是迦諾迦尊者。迦諾迦尊者就帶悟達國師去一個溪邊,打算用這個水把它洗一洗,應該就可以痊癒。當要洗這個傷口的時候,突然這個人面瘡就說話了,說到他就是晁錯。所以這個冤仇結了幾百年,怨氣沒消。

  諸位同修,從這個故事當中,給了我們相當多的警惕。

第一個,當然要「廣結善緣」,這樣很多時候我們才有助緣進來,可以逢凶化吉;再來,也要警覺到,惡緣不可結,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迦諾迦尊者就同時跟他們說法,晁錯也放下了執著,不再互相這樣酬償了。

當然悟達國師會遭這個難,起因在哪?也是有一念的傲慢,所以對治傲慢的習氣,我們也時時要觀照自己的念頭。

當別人給我們建議,跟我們的想法不同的時候,我們要察覺是不是有不耐煩的心起來,其實那都是傲慢的因子在裡面。這個時候趕快調整自己的態度,要廣納雅言,自己才會得利益。

  所以唐太宗做皇帝的時候,有個臣子來給他諫言,諫言完以後退朝,旁邊的臣子就說:皇上,剛剛他諫言的,根本很多都是不實的事件,你為什麼都沒有反駁他,都沒有糾正他?唐太宗就說到:假如我反駁他,假如我制止他,這個消息傳出去,人家都會說皇上不接受諫言,到時候這個進諫的風氣被隔斷了,我、還有國家就會有損失了。所以,縱使別人給我們的建議、批評可能有太過,甚至不實,我們也能夠虛心包容,把確實提醒我們的缺點我們好好的去對治、去改正。

  我也曾經問過小朋友:大學畢業有沒有文化?諸位同修,大學畢業有沒有文化?不一定,有沒有學佛差很多,諸位同修都知道不一定。我接著問學生:不孝父母有沒有文化?沒有。那大學畢業不孝父母有沒有文化?當然也沒有。

一般人的認知,會覺得學歷高叫有文化,這是不正確的認知。文化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倫理,當不孝順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倫理道德,怎麼可能會有文化!所以現在學歷愈高,只代表他對某項專業特別懂而已,大學以上是知識技能的傳習所。

  我們也看到一些現象,現在高學歷高離婚率。學歷愈高,可能所產生的傲慢跟所知障會更深,所以跟太太、跟親人無法相處得好。這也難怪,他們可能常常都是面對電腦,電腦很聽話,叫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但是人不一樣,人需要溝通、需要交流、需要包容才行。

有個朋友他是研究所畢業,有一天他母親叫他幫忙做些家事。就在做家事當中,可能把一個東西弄不好,他的母親就說到:這個事情這麼簡單,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怎麼這麼笨!這位朋友一聽媽媽罵他笨,馬上很生氣,就說到:我都已經研究所畢業了,你還罵我笨?

諸位同修,研究所給他什麼?給他傲慢,這麼一點小事做不好,我們應該虛心學習才對。所以盧叔叔都說: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是我的晚輩,絕對不讓他一讀就讀到博士。一讀到博士,眼睛都長到哪裡?頭頂上。大學畢業先出來好好磨鍊,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對。

  所以真正學問絕對不是「記問之學」,一定要了解到,知到、悟到、做到,才能得到,就像我們修行也有信、解、行、證的境界提升。雖然說知到、悟到、做到、得到,而真正知到的人一定是體悟到了,體悟到的人一定會付諸行動,他就會去印證這個真相。諸位同修,當我們真正落實《弟子規》,我們也才了解到,為什麼聖賢人這麼重視根基的落實,當有根基的時候,我們整個道德、學問才會站得穩固。

  所以也有朋友反應到,他說:本來以前都讀大乘經,在讀的當中心裡不踏實,後來開始學習《弟子規》,每天早晚念一遍,心裡覺得很踏實;而且每一句每天都在對照,都在提升境界。所以很重要的信、解、行、證,當我們的「信解行」都融成一體,那才是真正能夠契入境界。我們一般可能會回答「這個我知道了」,當我們根本沒有做的時候,這個還差得太遠。所以「不力行,但學文」,這樣會「長浮華,成何人」,往後我們面對每一句經文一定是觀照自己落實的程度。

  諸位同修,我們學習一定要長時薰修,現在諸位一天《弟子規》念幾遍?我感覺大家勇猛精進,飯前也要念一遍,好像睡前也都快念一遍了。一定回去以後一天最少要念兩遍,早上念的時候,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把所學落實,你這樣去做,警覺性就特別高。

晚上回來觀照一下,今天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有沒有做?假如沒有做的,要反省一下,明天再努力;早上提醒一次,晚上反省一次,一天兩次。諸位同修,這帖藥是中藥,治標又治本,我在海口有個老師真的念了三個月,三個月以後她就出來,回故鄉教書了。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9-12-8 19:29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