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2016五月嘉言

只想唸佛唸咒、打坐修定,以此希求大澈大悟,門都沒有,唯有自誤而已。
所以學佛要廣度眾生,自己家人,也是眾生,
首先得做到不去苦惱他們,進而能悅樂他們再說,
千萬不要逃避現實,貪圖安逸,以學佛修道之名來自欺欺人,
切實記住「以普賢行悟菩提」這句教示,
好好將整個身心活活潑潑、生生不息地振作起來,勇猛精進。
歷久不衰地踏上這條成佛唯一的坦蕩大道。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16-5-4 10:20 編輯 ]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只想唸佛唸咒、打坐修定,以此希求大澈大悟,門都沒有,唯有自誤而已。

所以學佛要廣度眾生,自己家人,也是眾生,
首先得做到不去苦惱他們,進而能悅樂他們再說,
千萬不要逃避現實,貪圖安逸,以學佛修道之名來自欺欺人,

切實記住「以普賢行悟菩提」這句教示,
好好將整個身心活活潑潑、生生不息地振作起來,勇猛精進。
歷久不衰地踏上這條成佛唯一的坦蕩大道。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只想唸佛唸咒、打坐修定,以此希求大徹大悟,門都沒有,唯有自誤而已。
所以學佛要廣度眾生,自己家人,也是眾生,
首先得做到不去苦惱他們,進而能悅樂他們再說,
千萬不要逃避現實,貪圖安逸,以學佛修道之名來自欺欺人,
切實記住「以普賢行悟菩提」這句教示,
好好將整個身心活活潑潑、生生不息地振作起來,勇猛精進。
歷久不衰地踏上這條成佛唯一的坦蕩大道。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有容乃大」,能包容一切人,這樣功德就慢慢大起來了。
若是器量小,德不會大,功德也是靠心念的肚量修出來的,要記住!
廟子門口擺個彌勒菩薩像,也是提醒你要學他的大肚量。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下)》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有容乃大」,能包容一切人,這樣功德就慢慢大起來了。
若是器量小,德不會大,功德也是靠心念的肚量修出來的,要記住!
廟子門口擺個彌勒菩薩像,也是提醒你要學他的大肚量。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下)》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有容乃大」,能包容一切人,這樣功德就慢慢大起來了。
若是器量小,德不會大,功德也是靠心念的肚量修出來的,要記住!
廟子門口擺個彌勒菩薩像,也是提醒你要學他的大肚量。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下)》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有容乃大」,能包容一切人,這樣功德就慢慢大起來了。
若是器量小,德不會大,功德也是靠心念的肚量修出來的,要記住!
廟子門口擺個彌勒菩薩像,也是提醒你要學他的大肚量。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下)》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有容乃大」,能包容一切人,這樣功德就慢慢大起來了。
若是器量小,德不會大,功德也是靠心念的肚量修出來的,
要記住! 廟子門口擺個彌勒菩薩像,也是提醒你要學他的大肚量。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下) 》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有容乃大」,能包容一切人,這樣功德就慢慢大起來了。
若是器量小,德不會大,功德也是靠心念的肚量修出來的,
要記住! 廟子門口擺個彌勒菩薩像,也是提醒你要學他的大肚量。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下) 》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未生善念,令生善念;
已生善念,令其增長。
未生惡念,令其不生;
已生惡念,令其消滅。
這就是修行初步的基礎。


~~恭錄宣化上人法語~~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未生善念,令生善念;
   已生善念,令其增長。
未生惡念,令其不生;
   已生惡念,令其消滅。

這就是修行初步的基礎。



                           ~~恭錄宣化上人法語~~~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未生善念,令生善念;
   已生善念,令其增長。

未生惡念,令其不生;
   已生惡念,令其消滅。

這就是修行初步的基礎。



                           ~~恭錄宣化上人法語~~~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未生善念,令生善念;已生善念,令其增長。
未生惡念,令其不生;已生惡念,令其消滅。

這就是修行初步的基礎。


~~恭錄宣化上人法語~~~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學佛有四個字,叫「慈、悲、喜、捨」。
這個「喜」很難,但是人只要一笑,整個臉上肌肉拉開,腦神經馬上鬆了。
所以學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學佛有四個字,叫「慈、悲、喜、捨」。
這個「喜」很難,但是人只要一笑,整個臉上肌肉拉開,腦神經馬上鬆了。
所以學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學佛有四個字,叫「慈、悲、喜、捨」。
這個「喜」很難,但是人只要一笑,整個臉上肌肉拉開,腦神經馬上鬆了。
所以學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學佛有四個字,叫「慈、悲、喜、捨」。
這個「喜」很難,但是人只要一笑,整個臉上肌肉拉開,腦神經馬上鬆了。
所以學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學佛有四個字,叫「慈、悲、喜、捨」。
這個「喜」很難,但是人只要一笑,整個臉上肌肉拉開,腦神經馬上鬆了。
所以學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學佛有四個字,叫「慈、悲、喜、捨」。
這個「喜」很難,但是人只要一笑,整個臉上肌肉拉開,腦神經馬上鬆了。
所以學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