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本週嘉言簽到處

簽到

TOP

3/6         到

TOP

3/7   
簽到

TOP

3/9 簽到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 印光大師 -

TOP

3/10 簽到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 印光大師 -

TOP

3/11 簽到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 印光大師 -

TOP

3/13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

TOP

3/14  簽到

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不論人非.

TOP

3/16  簽到

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不論人非.

TOP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縱有修持,總覺得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




TOP

3/20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縱有修持,總覺得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



===============================================
佛 光 大 辭 典 :
慚(梵 hr)與愧(梵 apatrpya)之併稱。

心所之名。
為  說一切有部  大善地法之一,法相宗  善法之一。

即羞恥過罪之精神作用。

又作有慚有愧。為「無慚無愧」之對稱。

俱舍論卷四對慚、愧舉出二釋,

第一釋謂  
崇敬諸功德及有德者之心為「慚」,
怖罪之心為「愧」;

第二釋為有餘師之說,謂

自省所造之罪惡而感羞恥之心為「慚」,
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對他人時引以為恥之心為「愧」,

此說即以慚、愧皆為羞恥之心,但由對自己與對他人而分別為二。

又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載,

「慚」即自己不造罪,
「愧」為不教他人造罪;

「慚」為在自心中感覺羞恥,
「愧」為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覺羞恥;

「慚」為對人之羞恥心,
「愧」為對天之羞恥心。此說相當於俱舍論之第二釋。

成唯識論卷六則併取俱舍論之二釋,認為

「慚」為先尊重自身,而後崇重賢者與聖者,並崇重法;

「愧」係由世間之力,即由於他人之譏謗或律法之制裁,而輕拒暴惡。

即主張羞恥為慚、愧二者之通相,

崇善與拒惡則分別 相對於慚、愧者,

不敬諸功德與有德者,或不自省自造之罪惡而感到羞恥等,此種皆稱無慚(梵 hrkya)。

又無怖罪之心,或於自造之罪對他人不以為恥,則稱無愧(梵 anapatrpya)。

慚與愧二者能使一切諸行光潔,故稱之為二種白法。

〔佛遺教經、本事經卷四、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五、

雜阿毘曇心論卷二、顯揚聖教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十一、俱舍論光記卷二十〕p5810

TOP

3/23 簽到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縱有修持 總覺得我工夫很淺 不自矜誇

TOP

3/24 簽到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縱有修持,總覺得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

TOP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TOP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TOP

只管自家  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  不看壞樣子

TOP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TOP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身上灑香水,自己會沾到兩三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