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小故事

引用:
原帖由 啟賢 於 2008-10-27 22:52 發表
當場覺得自己...
好聰明嗎?      因為都常常扒著菩薩幫忙~~
好拉  偶知道您意思拉~~~  
大姐蠻知足的 ^_^
滿足就是最好的財富。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謝謝馬爸的提點
感恩 ^___^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提供心得與看法  若有問題之處 請不吝指正~


西方人在教會中常常都會有禱告與告解的動作
也有一些常常呼求上帝名....
而文化的關係讓他們很習於開口禱告與告解~
我曾接觸過一些很不錯的"兄弟姊妹"~~
對於他們呼求主名 禱告 祝福
那種氣氛與能量是讓人蠻舒服的~


而這些舉動~~
跟學佛的人祈求佛陀菩薩加持與懺悔頗似相同功能~
都意在強化心靈與淨化內在內省的功效~~~
不過或許有時候東方人的文化不同....
在祈求時(因為都是直接內心講)
可能過於貪心 又或過於內斂 或拐彎抹角....
各式各樣的念頭齊飛(我說我拉 :p)

之前看過網路討論一個說法...
後發現是陳海量居士所撰寫之--可許則許...
或許大家以後在祈求時可以參考~~



可許則許 ---陳海量居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699.htm


以下為節錄:


以後我們向佛菩薩祈禱,除求生極樂世界的發願文外,其他如消災延壽,免難愈疾,求子求財,找尋職業等等,都應該用:「倘若可以允許我們的,就請允許我們的請示罷」這句話,做祈禱的結語。


對全文有興趣  可以點選網址過去瞧瞧~^_^

[ 本帖最後由 大仰 於 2008-10-29 10:39 編輯 ]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有天也跟超哥聊到人的個性問題

有些人個性有比較不願意去麻煩人家的習氣

什麼事情靠自己就好....可以給予  但不想接受..

不過經討論發現 有時後  其實如果有別人幫忙..拜託別人....

處理事情時  輪子會轉的比較動  結果也會比較順利圓滿~

拜託他人也是粉有智慧低~~

又或 有時後  即便我們沒有祈求  

諸佛菩薩與護法其實都默默的在幫助我們 只是我們不知道~

要常存感恩的心~~~
p.s.
超哥 我如果有誤解部份 您要快點上來po文指正喔   :p

[ 本帖最後由 大仰 於 2008-10-29 11:24 編輯 ]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引用:
原帖由 Jade 於 2008-10-30 22:26 發表


我很少求, 雖然老師說有事還是要求

持咒除了迴向, 心中念頭只有感恩
想一想 我還蠻常求的~  

對某些事情在求神拜佛時,與自己的對話 其實也在提醒自己對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與看法~

去思考事情如果怎麼發展會比較好~

雖然不一定有人會幫忙

但只要一直告訴自己 提醒自己  關心的事情

努力讓事情往自己想去的方向   

有時後倒是會有福至心靈之感~

當然也不是每一次    也要看事情

不然買彩卷不就中頭彩了  嘻嘻嘻~~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