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123
發新話題
打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玄奘大師不翻密咒,我們也不必勉強解釋。古大德亦有解釋者,如前清灌頂法師在其楞嚴經註解中,對楞嚴咒有詳細的解說,密咒變為顯說,是否如法則不敢說,不過諸大德們仍以不解釋為宜。

許多經典,顯說之後仍有密說,密說還是解說顯說中要義,不過言辭簡要,故又翻為總持。因此只要了解顯說就夠了,密是顯之密,顯是密之顯。咒語最重要的音要正確,所以密宗非常重視上師口傳。
南無阿彌陀佛

TOP

心經介紹到此地已圓滿。佛希望一切眾生快速圓成佛道,並不希望我們聞法之後,修三大阿僧祇劫,此並非佛之本願。

世間為父母者,希望兒女經歷小、中、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完成學業。也有父母希望兒女是天才兒童,不需要經歷這求學歷程,十三歲即得博士。佛菩薩對眾生亦如此,希望有上上乘人,不必經歷菩薩五十二個階級,在一生中即能成佛。

這種人就是有念佛的根性。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神咒,不僅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亦都包括在內,所以它是第一神咒,第一個大總持法門。

盡虛空,遍法界,無論什麼根性眾生,遇到彌陀名號,沒有一個不得度。即使五逆十惡亦能得度。

有人說佛既有如此大能,為什麼不把世間苦難之人一齊度脫?答案是這些苦難之人不肯接受佛的教誨,不能依教奉行,與佛無緣,佛不能度無緣之人。

這個念佛法門是給善根、福德、因緣均已成熟之人修的。無量壽經上說,阿闍王子等聞佛介紹西方淨土,發願將來成佛亦如阿彌陀佛。此念頭在心裡,但未說出。佛有他心通,知道他的心意,告訴大家,過去生中阿闍王子曾供養四百億佛,聽到此法門只生歡喜心,而未發心求生淨土。

今天我們聞此法門即生信心,一心持名求生淨土,比阿闍王子的善根福德因緣多多了。知道西方世界確實殊勝,一心一意求願往生,這個福德太大了。一往生即頓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得到阿彌陀佛果地上的成就。佛號如非圓滿秘密神咒,如何能令業報深重的凡夫,在短短期中,盡伏無量業障,往生佛國。
南無阿彌陀佛

TOP

佛教大德,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者不少。

民國以來一位是江味農居士,一生用四十年時間研究金剛經,完成了一部金剛經講義,近代往生傳有他的小傳,

還有一位周止菴居士,也用四十年時間研究心經,寫成一部般若心經詮注,已印了許多版。

這兩部書對於法相名詞的註解,至為詳備。過去李炳南老師在大專佛學講座,即採用金剛經講義作教材。

專心念佛,真正能得到般若真實智慧。顯說是叫我們開智慧,幫助滅煩惱障。密說是叫我們把分別妄想放下,恢復清淨心,滅罪除障,是大福德。在修學中最怕妄想執著。楞嚴經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又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一句佛號念到底,放下身心世界,大般若即現前。
南無阿彌陀佛

TOP

附註:

1、三細六粗在大乘起信論中說之最詳,其言曰:「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這三種相是:一者無明業相,二者能見相,三者境界相。


又說:「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這六種相是:一者智相,二者相續相,三者執取相,四者計名字相,五者起業相,六者業繫苦相。

此九種相亦可配合十二因緣:1、無明業相配無明與行,2、能見相配識,3、境界相配名色六入,4、智相配觸,5、相續相配受,6、執取相配愛,7、計名字相配取,8、起業相配有,9、業繫苦相配生與老死。欲知其詳,請讀大乘起信論。
南無阿彌陀佛

TOP

2、忍字不只含有忍耐,還有忍可,安心順受之義。安者安住,謂其心不動,一心正受。

忍又分三種:
(一)生忍。忍受人事間的種種毀辱苦迫加害,不生瞋恨,遇拂逆事不著相,應作滅罪觀。
(二)法忍。(甲)於非心法之寒熱風雨飢渴老病死等能忍而不惱怨。(乙)於心法之瞋恚憂愁等諸煩惱能忍而不厭棄。又一解釋,吾人能遵照佛法實行,安心順受,無絲毫參差謂之法忍。
(三)無生法忍。修諸法本不生觀,而得妄念不起,其心已正受此法而不動,名曰無生法忍。大智度論曰:「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名無生忍。」
南無阿彌陀佛

TOP

3、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這兩句經文出自楞嚴經卷五。

知見立知句中之兩個知字意義不同。
第一個知字與見字連在一齊,知見是一個名詞,指六根之根性而言,或稱本覺,即性體本具的明照之性。
下一個知字是知覺,乃向外逐物感覺思維之分別心。六根根性照物,尚未起分別時,寂然照了,不立妄知妄見,乃清淨真心,本覺常住,不隨分別,不隨動靜。

一旦立知,即於剎那間起了分別,意識發生作用,生出我與我所,一切過患,隨之而來,乃是無明之本。
南無阿彌陀佛

TOP

4、五蓋。佛學的名數。蓋有蓋覆之義,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共五種:
(一)貪欲蓋、執著五欲之境。
(二)瞋恚蓋、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之心。
(三)睡眠蓋、心昏身重,不得其用。
(四)掉悔蓋、於己作之事心生悔惱。
(五)疑法蓋、於法猶豫而無決斷。


一九九四年四月記於美國西雅圖市
南無阿彌陀佛

TOP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全文轉貼完畢
南無阿彌陀佛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大 於 2010-3-25 09:26 發表
五陰熾盛苦就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像猛火一樣的燒著,不會心靜。
五陰熾盛是因、是造業,感受前面七種之苦。

請問小鬆, 我查了網路, 五陰就是五蘊, 就是色受想行識
而淨空師父前述三苦八苦時提到:  五陰熾盛是因、是造業,感受前面七種之苦
所以我們唸佛就是要訓練自己的心  直到照見五蘊皆空   就能度一切苦厄  
是這樣嗎?
南無阿彌陀佛

TOP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忙



[ 本帖最後由 小鬆 於 2010-3-25 21:29 編輯 ]
南無阿彌陀佛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大 於 2010-4-1 09:45 發表
帖 #38

由此可知般若精髓,解悟尚且不易,證悟更難。正因其難,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在西方建立極樂世界,作增上緣,叫我們到那裡去修學圓滿的般若波羅蜜多,若無圓滿智慧,如何能不退轉?

定功尚且有退,唯有真實智慧才能達到不退轉 ...
南無阿彌陀佛

TOP

 51 123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