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維摩詰所說經

TOP

從老師提醒念維摩經, 已過了10幾天了, 我只看了佛國品第一的第一段,......
有幾位菩薩的名字令我覺得好特別喔

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

TOP

啟賢那可是無限之別啦   偶搜尋到的參考網站資料是


http://bbs.ntu.edu.tw/cgi-bin/re ... 2FSTT&type=file

寶手菩薩,寶印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
    【註釋】手是有拔濟和授與的意思,菩薩能拔眾生出生死苦海,授與眾生以無上涅
            槃的妙樂。

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
    【註釋】以大悲心愍念有情沈淪苦海,無時不欲提拔他,叫做常慘;以大慈心,慈
            念有情具有佛性,欣喜他們遲早終可以成佛,離苦得樂,叫做喜根;雖喜
            雖慘,而喜慘之性平等,自在不二,名為喜王。



http://www.neixue.org/space/?19/viewspace-5349

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

“常舉手”顯上成無上佛道;“常下手”顯下度無邊衆生;也就是菩薩常修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大士行。


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

菩薩以大悲心湣念有情沈淪苦海,無時不欲提拔,故名“常慘”。 吉藏雲:“衆生苦輪恒轉,大士悲心常切,故得是名。又菩薩以大慈心慈念衆生具有佛性,欣喜他們遲早可以成佛,故名“喜根”,雖慘雖喜,而慘喜之性平等不二,未曾增減,得常樂之真性,故名“喜王”。


TOP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老師一直在提的深心的重要性
深入調整心性   快速直接扒開無數層的心皮   
以能去我執   達心之清淨  得明心見性
之後便是  何其自性本自俱足
本自俱足的 "那個" 就是根本智的顯用
才能圓滿後得智

不曉得我把老師所說的聯想如上有錯誤嗎?   請老師及大家指正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仰 於 2009-3-18 21:41 發表
挖 專業解釋~
謝謝大大姐~
不然只看字義還以為.....
常常很慘....  
當這種菩薩粉辛苦的~
菩薩以大悲心湣念有情沈淪苦海,無時不欲提拔,故名“常慘”。 吉藏雲:“衆生苦輪恒轉,大士悲心常切,故得是名。

TOP

謝謝啟賢   謝謝老師
不曉得這個行是不是修行之廣義呢?
要行到深心  證得  心  本自清淨  本自俱足
實在很需要老師的指導啊
不過我自己也要能堪受得起才能配合指導
我自己要先努力加油才是

P.S. 好險喔  還好我有提問  不然又要差之千里  失之無以計了

TOP

請問老師  證得  就是去掉  無明  顛倒夢想  執著  是嗎?

TOP

不曉得大家有找到適用的中譯版本嗎?  歡迎推薦適用版

我從網路上搜尋到下列版本正在參考中
http://ccbs.ntu.edu.tw/resource/ebooks/seeland/suttra/054-d.htm
維摩詰所說經講記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釋惠敏序於西蓮淨苑



此網站還可搜尋更多中譯版本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copyright2.htm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TOP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時我世尊。聞說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請問有同學找到這段經文比較容易懂的白話版嗎?

TOP

謝謝悍馬啊   
真的像你說的那樣   即便是白話版如我之前搜尋到的那個連結
看了之後好像懂文意又好像不懂如何修練   
我只看了兩次白話版  可能我的腦袋需要不止看兩次

所以  在看過悍馬簡易的白話版   
文意好像就如我看到的那個連結所解釋
悍馬吸收真快耶

TOP

謝謝悍馬的寶貴經驗分享

以前看淨空師父講述無量壽經時也提到
經典要了解透澈熟知經文內容   
這樣才能隨時依教奉行於生活中

真的要改掉我容易沒耐心囫圇吞棗的毛病
我會繼續用心努力了解吸收

TOP

引用:
原帖由 HMC 於 2009-6-19 16:05 發表
大大姐請參考 維摩詰經 觀眾生品第七
謝謝 HM 的建議   也再次提醒我很久又忘了繼續看維摩詰經了
我先來看第七品   看看 HM 建議我參考的內容為何 ?

TOP

謝謝木木提供的參考資料


上星期六經老師再次提起維摩詰居士
以及大師兄提到此經諸多在家修行得力的證得
哇    我眼睛又發亮了  心又好奇了
真是拍喜捏    總是要聽到有這些好處才想再去探究探究


而老師提出看這經的時間    若照此主題的開始時間 98.3
其實已經10個月了    啊...........
有人跟我一樣的心情嗎?


[ 本帖最後由 大大 於 2010-1-4 12:13 編輯 ]

TOP

方便品第二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

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

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

心大如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

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

入治政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婬舍,示欲之過;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




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

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

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 本帖最後由 大大 於 2010-1-4 21:33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