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123456
發新話題
打印

分享"首楞嚴經導論"

蘇子由(蘇轍)論《首楞嚴經》觀世音以聞思修為圓通第一,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乃至寂滅現前,若能如是,於一彈指間遍歷三空,即與諸佛無異矣。」又讀《金剛經》「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歎曰:「須陀洹所證,則觀世音所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者耶?」入流,非別有法也;唯不入六塵境界,而能安然常住,就是入流了。兩經所說,若合符契。蘇子由固然是經過採賾(賾:幽深難見處。)深義而發兩經的幽旨,必是從自己胸中流出,謂「於一彈指間遍歷三空,即與諸佛無異」,若非徹悟,不能說出這種話來。

《法華經.普門品》偈云:「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所謂「真觀」,就是本經所說的「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境界;所說的「清淨觀」,就是「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的境界,所說「廣大智慧觀」,則是「空覺即圓」以至「寂滅現前」的境界,又「慈觀」,就是此處的「同一慈力」;「悲觀」就是「同一悲仰」。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卯二  廣明成就功德(分三)     辰一  三十二應   辰二  十四無畏   辰三     
今辰一  三十二應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脩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由於供養觀世音如來,故蒙彼如來傳授「如幻聞熏聞脩金剛三昧」。「如幻」如幻人作為。謂依法修持斷惑證真的修作,皆徹知其無實性,以修即無修,作即無作,亡情絕能,無念無著,故一切修證都如幻如化非實。「聞熏、聞脩」者,謂以聞性返聞而向內熏習,以返聞而修證,是熏修皆不離返聞。

因為依聞性而熏修,以致心精遺其聞而結惑淨盡,則三昧現前,即是金剛乾慧地。「金剛」是喻其能摧毀如幻之法的情執。以金剛常住不壞,是則常真實;並非離棄如幻而別有所謂真實。

由於上合諸佛同一慈力,遂能愍物與慈,應機與樂,所以能三十二應普門示現,入諸國土。所稱三十二者,是現十法界身,圓應群機。開之有三十二,合之唯四聖六凡,攝盡群類。《普門品》細數之共有三十三應,其實其中一為本尊,三十二是化身。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由於圓通性現前,與佛同一慈力,所以能現「佛身」。此針對修菩薩道將成未成者,而示現「佛身」給予說法。「入三摩地」就是進入正定、正受。「進修無漏」進而修習無漏智,指菩提涅槃。「勝解現圓」,謂隨其所修法門,於「無間道」(方斷惑而不為惑間隔之無漏智,乃前念之因道)因行已滿,將入「解勝道」(已斷惑已,正證理之智曰解脫道,乃後念之果道)所起殊勝之解,即將欲圓滿而未滿時。

在此時,觀世音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使他進入解脫道而圓滿正覺佛果。「解脫」者,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之謂。因為十地菩薩坐華王座,將成正覺,仍有微細煩惱,而須賴佛說法,斷最後一分無明,才成佛道。觀音菩薩就在此節骨眼為現佛身而為說法。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有學」:以聲聞乘說,未證阿羅漢或辟支佛以前,皆屬有學位;阿羅漢與辟支佛則是無學位。

「辟支佛」有兩種:(一)獨覺(此處所說者)(二)緣覺:(下文所述者)。梵語「辟支佛」(pratyeka buddha)的辟支(pratyeka)含有「獨自」和「因緣」兩種意思,故有「獨覺」與「緣覺」兩種。

「獨覺」之人,出無佛世,唯依自力獨自修道,觀大自然變化,自悟無生,故稱「獨覺」。又「獨覺」有「部行獨覺」(不依靠佛聲教的多數人團體,觀內外緣而證悟)及「麟角獨覺」(如唯麟角一支,居無佛世而獨悟者)兩種。

今說「寂靜妙明」謂其獨善寂靜,求自然智。「勝妙現圓」謂殊勝的自然妙智將現圓滿。此時觀音菩薩即現獨覺身而為說法。當然必說諸法無生之理,令其解脫圓滿。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義】

「獨覺」之無師自悟者,佛教亦承認其果位。既然是出無佛世而無師自悟,當然沒有歸依佛教,沒有受佛法薰習。如此而證解脫果,佛亦承認之,是佛教心胸開闊;只要真實覺悟宇宙真理者,即是佛;並非必定歸依佛教才能得救。此即佛教客觀、理性、開明的作法。此大異於神權宗教,必進入其教,求其道,拜其神才得解脫。神權宗教者,其「神」有絕對權柄,掌握生殺大權,一切眾生功過皆必由其裁奪賞罰;此即命運決定在「神」。佛教不然;佛教講「業」,業力是自己行為的自我負責,與「神」無關。如人要造惡下地獄,乃自作自受,其業種子自感地獄苦報;而地獄非佛所造,乃其自業顯現,完全與「神」無關。那麼行善自感生天,亦是此理;學出世法亦然。雖然出無佛世,所修所悟確與佛一樣悟境,也即是佛果。故皆肯定其果位。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7-9 14:20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上講第(一)種「獨覺」,此說第(二)種「緣覺」。所謂「緣覺」是觀十二因緣而覺悟者。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十二有支、十二鉤鎖。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有緣生,生緣老死。此中有惑,業,苦三道的轉變,乃三世兩重因果的變化。

(順觀流轉門,乃知生起次第,有十二支,不出惑、業、苦三道。而成三世因果:無明緣行行即業行,由無明惑而來。此是過去世惑業二支因。行緣識即投胎時第八識,識緣名色胎中心色和合,名即是心,以心無形相,但名而已,心即投胎之想愛,色投胎中父精母血;名色緣六入即一身所具六根,而能入塵;六入緣觸孩童時,六根觸對於六塵。;觸緣受稍長根塵相對,便知領受,此現在世五支果。;受緣愛成人時,對順境則生愛,逆境則生憎,說愛憎含其中,此是現在世之惑。;愛緣取;取緣有此二支,是現在世之業,取是業之初,有是業之成。;有緣生即未來世受生;生緣老死即來生由少而老,由老而死。此二支,乃未來世之苦果。此十二支,連環鉤鎖,相續不斷,從因感果,果上再造因,由因再感果,惑、業、苦三,循環無已,生死不息,故曰流轉門。 ~ 摘自圓瑛大師 楞嚴經講義)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十二緣起,有四種義:
1.        分位緣起:以胎生學階段解釋。(有時間性)
2.        剎那緣起:一剎那間遍歷十二有支。(無時間性)
3.        連縛緣起:諸法互相連結而起,遍十方際。(如因陀羅網)
4.        連續緣起:因果遙遠相續於未來際。

故知十二因緣涵義深廣,決非單單通常所解的胎生學意思而已。《增一阿含經》卷46,佛曾說「因緣甚深甚深」,阿難不以為然。佛說無量世前,我曾做阿修羅王,你為兒子;我在大海中洗澡,你看水才及我腰,吵著要下水。我告訴你海水甚深,你不信,後將你帶入海中,你方信海水甚深。如今我說緣起甚深,你仍不信。(《大正》No.125, T12, p795c-796a)

佛說十二因緣有兩門:(一)流轉門—即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的生死流轉。其重點在認識生命的本質,只是一系列無盡緣起的生死流轉(二)還滅門—重點在能透視緣起無性,無明斷則其下各支皆斷而證入寂滅境界,是為解脫。

今經云「斷十二緣」,就是指觀「還滅門」而斷除流轉。其方法是:
(一)從逆觀為何有老死?因有生;乃至為何有行?因有無明。
(二)然後再順觀因有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有老死。
(三)最後逆觀欲斷老死,當斷生;乃至欲斷行,當斷無明;無明一斷,則其下各支皆斷。
此即悟入緣起性空之無生理;謂悟入無明無生,則無明斷;無明斷則其下支支皆斷。

所謂「緣斷勝性」,即指「還滅門」所悟性空的無生理性。「勝妙現圓」:此性空生理性超越世間法,故稱「勝」;此理有解脫妙用,故稱「妙」。此勝妙境界將欲圓滿現前時,觀音菩薩即現圓覺身而為說法,令其圓滿解脫。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義】

佛說十二因緣義甚深甚深,若以大乘立場觀之,如《般若心經》講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流轉」與「還滅」皆是性空。而在《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更說明十二因緣即佛性。如云:
「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以何義故甚深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大正》No.374, T12, p524a)

從這段經文可知佛說十二緣起甚深真義,更知十二因緣在聲聞乘者與菩薩乘者解迥異;尤其來到《大般涅槃經》就直稱十二因緣為「佛性」。如該經又云: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同上(《大正》No.374, T12, p524a)。

緣起的法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故緣起只是彼此互倚的「因待關係」,其中毫無自性存在。因此緣起即是性空;也因此,「空」即是佛性。如同經文又說:
「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同上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同上)

故知「佛性」者,並非實有自性;而是以性空為性,而所說「真我」,亦以無自性(無我)為「真我」。此大異外道執有一靈體為本性,作為輪迴的主體。大乘佛教雖講「佛性」,但決不是作為根身的主宰;更非維繫輪迴的主體。故《大涅槃經》講到十二緣起即佛性時,緊接著說:「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是無我的主張。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得四諦空,修道入滅」:有學之人在「見道位」中,以八忍八智十六心,斷四諦「苦、集、滅、道」下,「見惑」八十八使是悟得四諦空理;而進入「修道位」、斷三界「思惑」八十一品,每品皆證得一分擇滅無為(由真智之揀擇力所得之夾法),故曰修道入滅。
所說「八忍八智十六心」,是聲聞乘人斷惑過程。「忍」與「智」之分別,是前剎那的「無間道」與後剎那的「解脫道」之區分:
(一)「忍」,是正在認可四諦之理,不受惑體障礙間隔,故此位為「正解脫位」,亦正在斷煩惱之位,故「無間道」是「斷」(正在實行斷煩惱)。
(二)「智」,是已知道四諦之理而解脫了惑體,故此位為「已解脫位」,故「解脫道」是「證」。
從上得知:「智」是「忍」的果,所以是無漏的;而「忍」亦欲表示其無漏,以簡別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中「忍位」之有漏性,故將「苦法忍」叫「苦法智忍」,將「苦類忍」叫做「苦類智忍」。

又「法」與「類」的區分,是觀欲界者為「法」;觀上二界者為「類」:
(一)「法」,是指諸法的真理,例如在「苦諦」上,是指無常、苦、空、非我之理,而先認證了知諸法之真理,故將欲界的苦諦叫做「苦法智忍」;集、滅、道諦如之。
(二)然後,在觀「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的苦諦,真智發明,如欲界苦法之流類(類似欲界苦法),故稱「苦類智忍」。集、滅、道諦如之。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7-26 11:21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109 123456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