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98年12月嘉言簽到處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 本帖最後由 難第 於 2009-12-28 11:58 編輯 ]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我家網路自上周三起龜速 今天打了約6通電話到電信公司
終於解決了~ 沒有情緒的處理問題 真的很輕鬆
客服人員開心 我也開心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真正的愛心,是照顧好自己的這顆心(靜思語錄)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靈山勝會今猶未散,法華鐘鳴眾聖涌現。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南無阿彌陀佛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聖嚴法師自在語)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虛雲大師


《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謂一切聖賢,能轉萬物,不被萬物所轉,隨心自在,處處真如。我輩凡夫,因為妄想所障,所以被萬物所轉,好似墻頭上的草,東風吹來向西倒,西風吹來向東倒,自己不能做得主。有些人終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雖做工夫,也是時有時無,斷斷續續,常在喜怒、哀樂、是非、煩惱中打圈子。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六根對六塵。沒有覺照,隨他青黃赤白,老少男女,亂轉念頭。對合意的,則生歡喜貪愛心;對逆意的,則生煩惱憎噁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輕妄想,還可以用來辦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則有種種不正邪念,滿肚穢濁,烏七八糟,這就不堪言說了,白云端禪師有頌曰:“若能轉物即如來,春暖山花處處開。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剛經》云:“應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說法。儒家發憤,尚能如此不被物轉,我們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頭燃呢?應須放下身心,精進求道,于動用中磨煉考驗自己,漸至此心不隨物轉,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黃鐵匠,以打鐵為生,人皆呼為黃打鐵。那時正是朱洪武興兵作戰的時候,需要很多兵器,黃打鐵奉命趕制兵器,日夜不休息。有一天,某僧經過他家,從之乞食,黃施飯,僧吃畢,謂曰:“今承佈施,無以為報,有一言相贈。”黃請說之。僧曰:“你何不修行呢?”黃曰:“修行雖是好事,無奈我終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僧曰:“有一念佛法門,雖在忙碌中還是一樣修,你能打一錘鐵,念一聲佛,抽一下風箱,也念一聲佛,長期如此,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日命終,必生西方極樂世界。”黃打鐵遂依僧教,一面打鐵,一面念佛,終日打鐵,終日念佛,不覺疲勞,反覺輕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漸有悟入,后將命終,預知時至,遍向親友辭別,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時把家務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鐵爐邊打鐵數下,即說偈曰:“叮叮噹當,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當時異香滿室,天樂鳴空,遠近聞見,無不感化。

我們現在也是整天忙個不休息,若能學黃打鐵一樣,在動用中努力,又何患生死之不了呢!我以前在云南雞足山,剃度具行出家的事,說給大家聽聽。具行未出家時,吸煙喝酒,嗜好很多,一家八口,都在祝聖寺當小工。后來全家出家,他的嗜好全都斷除了,雖然不識一字,但很用功,《早晚課誦》、《普門品》等,不數年全能背誦。終日種菜不休息,夜里拜佛拜經,不貪睡眠。在大眾會下,別人歡喜他,他不理會;厭惡他,他也不理會。常替人縫衣服,縫一針,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針針不空過。后朝四大名山,閱八年,再回云南。是時我正在興建云棲寺,他還是行苦行,常住大小事情都肯于,什麼苦都願意吃,大眾都歡喜他。臨命終時,將衣服什物變賣了,打齋供眾,然后向大眾告辭,一切料理好了。在四月時收了油菜籽,他將幾把禾稈,于云南省云棲下院勝因寺后園,自焚化去。及被人發覺,他已往生去了。其身上衣袍鉤環,雖皆成灰,還如平常一樣沒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執木魚引磬,見者都歡喜羨嘆。他每天忙個不休息,並沒有忘記修行,所以生死去來,這樣自由。動用中修行,比靜中修行,還易得力。 (文:虛雲大師)


轉錄自http://big5.fjnet.com/wywz/wywznr/200907/t20090720_128611.htm

這篇文章稍微深澀一些,不過虛雲老和尚提到的許多點,都是讓我們可以學習的方向。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只在站樁靜坐時,希望自己總能夠提醒自己...而不是落入文中一句打到我,讓我特別警惕到的一句話...

"終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雖做工夫,也是時有時無,斷斷續續,常在喜怒、哀樂、是非、煩惱中打圈子。"

加油!




[ 本帖最後由 大仰 於 2009-12-28 23:53 編輯 ]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聖嚴法師自在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