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的特色之平生業成(一)
文:慧淨法師
「念佛」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最高無上之行,善導大師謂之「正定之業」,亦即「往生已定」、「平生業成」。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人,自然與彌陀心心相印,機法一體不離,此之謂「親」。而往生極樂,現在已定,不等將來臨終。此理,不論知不知、信不信,乃是自然法爾之事。
第十八願這種「乃至十念」的根機,並沒有說一定要平生,或者說一定要臨終。既然是「乃至」的話,既包含平生的根機,也包含臨終的根機,意思是說:你在平生遇到彌陀救度之緣,而發心盡此一生信願念佛,那個時候就是平生業成。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沒有佛緣,既不學其他法門,也沒領受淨土法門,甚至不但一輩子沒有佛緣,反而造了很多罪業,甚至無惡不作、無作不惡,到臨終即將斷氣了,才遇到善知識給他講解這個法門;或者是因為一生造惡多端,所以臨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已經燃燒過來了,他才恐懼,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開示阿彌陀佛的救度,他當下信受,便往生了——這就是臨終之機。
「業成」有平生、有臨終,當然,如果是平生業成的話,它是貫穿到臨終的,既是平生業成,當然也就更是臨終業成了,因為他的往生,不是臨終那一時刻才決定的,是在平生信順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同時就決定了。所以,不是臨終那個時候才決定往生,他的念佛是每句佛號都決定往生,念念都決定往生。
本願即是稱名,稱名即乘佛願,乘願即時業成。稱名往生,全仗佛力,不是自修之力,沒有自力修行須長時累積功德之問題,自然不待將來,現在往生已定,永除臨終恐懼。
學佛念佛的人,如果深信自己未來會往生彌陀淨土,他現在心就安,就會歡喜;倘若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往生,那現在的心就會有所不安。
我們現下是以一個凡夫的身分,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護當中,雖然肉體還在娑婆世界,但是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雖然此生果報尚沒盡,但已經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了。因此,淨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業成」,在我們平生還沒有臨終之時,我們往生的業因已經圓滿成就了;有了這個業因,自自然然就會獲得往生成佛這個果,這個叫做「平生業成」。這樣的特色是淨土宗特有的,如果是靠自力修行,就沒有這樣的特色。
我們之所以學佛,尤其學淨土法門,就是為了獲得「平生業成」──在活著的時候(平生),人生的目標已經達成,極樂世界的往生現在已經決定,萬劫以來的輪迴今生已經劃下休止符,我們學佛尤其學淨土,就是為了達成這一件大事──往生淨土之行,這是很重要的。
經文說臨終佛聖來迎,有人遂以為一生念佛,往生與否都還是不定,臨終見佛來迎,往生才算決定,往生之業才算達成,也就是所謂的「臨終業成」。這顯然是對經文的誤解,原因如下:
一、既說臨終來迎,可知在此之前往生之業已經成就,如果在此之前往生之業尚未成就,則不可能臨終有佛聖來迎。此如世間婚姻,也要事先確定,至時才有迎親嫁娶;婚約未定,不可能迎娶。
二、如果說是臨終業成,臨終必須已有往生之業,依經文,往生之業,是在平生「若一日、若七日」的念佛,臨終只說佛聖來迎,可知往生之業成就於平生,臨終佛菩薩自然來迎,也就是「平生業成,臨終來迎」。
然亦有臨終業方成就者,此則僅限於臨終念佛之人,如《觀經》下品,因為平生不曾念佛,直到臨終才遇到善知識教以念佛,所以是臨終念佛、臨終業成。
經文所說為平生盡形壽一向專念的人,臨終時不論有沒有念佛,阿彌陀佛都來迎接,此即是平生念佛、平生業成,不可說為臨終業成。
往生彌陀淨土,不是決定於將來,而是決定於現在——信受彌陀救度永不改變,專稱彌陀佛名也永不改變,願生彌陀淨土當然也永不改變。
念佛人往生極樂世界,不是臨終才決定的,是現在就已經往生有份了,是現在就已經在阿彌陀佛的救度攝取之中了。
本願法門就是稱名,稱名必往生,只要抓住了這一個方法,就「平生業成」了。
轉貼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 ... k/154879640892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