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123
發新話題
打印

淨空法師開示

【新年無如念佛好 - 丙申年賀年語 淨空老法師開示】



華藏衛視節目前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大家好!

乙未年過去了,丙申年到來。在這新的一年開始之際,敬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道業­增上、光壽無量!

每年我跟大家賀年時,都會用上這四句話:「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這是講老實話。大家都希望得到吉祥快樂,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吉祥快樂。

怎樣才能做到「諸惡莫作」呢?「諸惡」怎麼來的?從煩惱習氣來的。怎樣克服煩惱習氣呢­?無如念佛!

所以蕅益大師說:「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起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真正念佛的人,能夠看破放下,身心世界都能拋在一邊了,還會跟人計較是非人我嗎?當然­不會了。

真正念佛的人,就是在修行戒定慧,就有能力降伏煩惱,乃至斷除煩惱。沒有煩惱的人,就­不會再造惡業,這就是徹底做到了「諸惡莫作」。

怎樣才能做到「眾善奉行」呢?無如念佛!

佛是福慧圓滿、萬德莊嚴的人;阿彌陀佛又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蕅益大師說:­「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

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念佛的當下就是佛,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就涵蓋了世出世間一切的善法,所以真能念佛就是徹底做到­了「眾善奉行」。

特別在當前這個時代,社會愈來愈亂,災難愈來愈多。要消災免難、常保平安,就要時常念­佛;要化解世間戾氣、減輕地球災變,就要時常念佛;要究竟離苦得樂、一生圓滿成佛,就­要時常念佛。所以在新的一年裡,做什麼事最好?念佛最好!

希望大家時時憶念阿彌陀佛,心心嚮往極樂世界,這是最吉祥、最快樂的事情。最後,敬祝­大家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念佛成佛!謝謝大家!

[ 本帖最後由 大大 於 2017-12-29 11:55 編輯 ]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TOP

改習氣、改毛病,這就真修行



       生生世世你在六道裡所受的,統統是自作自受,與別人沒有關係,這個不能不知道。修行那就是有漏跟無漏,修行到底修的是什麼?這個靜老給我們做了一個總結,修行就是斷煩惱、斷習氣。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與懂不懂經教也沒關係。特別特別提的很多次的,改習氣、改毛病,這就真修行。毛病、習氣都斷了叫無漏,還帶著有毛病、習氣叫有漏,有漏就是有煩惱、習氣,無漏是無煩惱、習氣。見思煩惱斷掉了,證阿羅漢果;見思煩惱的習氣也斷掉了,證辟支佛果。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無量無邊的方法、門道,每一個方法都是幫助你改習氣的。你要真正懂得改習氣,你得受益了,那是什麼?那就叫佛法;不知道改習氣的,那就不是佛法。
       於是宗門裡頭這個話頭,「會麼」,會麼是什麼意思?你用的這個方法真的是改習氣嗎?真的是斷煩惱嗎?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人來欺負你,惹你生煩惱,你對這個人怨不怨恨?這我冤親債主,我要怎樣報復他,這就錯了。為什麼?煩惱裡頭又增加煩惱了,他是來叫你生煩惱的。如果你換一個念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怎麼樣?不生煩惱了。看到這個人,在那瞪著眼睛發脾氣在罵我、在羞辱我,甚至於在打我,看他怎麼看法呢?他本來是佛,佛喝醉了酒發酒瘋,他的理智失掉了。心平氣和,不與他計較,罵隨他罵,罵累了他就不罵了,他罵得很辛苦,還去安慰他,發這麼大的脾氣傷身體不好。你看這兩種態度就不一樣了,後面這個態度是菩薩,前面那個態度是凡夫,凡夫冤冤相報,菩薩沒有怨恨,所謂化解怨恨,不用化解,根本就沒有。
  哪一種方法好?菩薩的方法好,菩薩用的是無漏法,凡夫是有漏。你就曉得,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事物,會用的全是增上緣,都讓我們走無漏這個道路,那就都是佛法。有漏是世間法,無漏是佛法。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不會的,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還罵人、還生氣,阿彌陀佛也不是佛法,何況其他的!什麼原因?沒放下。佛法是放下,沒放下的不是佛法,放下的時候,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妙極了。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623集) 淨空法師主講

[ 本帖最後由 小鬆 於 2016-8-1 00:40 編輯 ]
南無阿彌陀佛

TOP

問:底下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真正消除業障?

答:真正消除業障就是真心懺悔,斷惡修善。在佛門裡面,持戒念佛,依教修行,消除業障的例子很多。道教裡面,依《感應篇》修行的,消除業障也不計其數,你們看《安士全書》裡面所說的,《感應篇彙編》這裡面的例子,佛門稱為公案,就是故事,消業障的例子一千多條。你可以細細去看,真有效,不是沒有效,一定要真心去做,改過自新。所以發現自己的過失,這個人叫覺悟了,覺悟之後,要把自己的過失革除,這叫修行。所謂悟後起修,你沒有覺悟你不知道怎麼修法,修就是把錯誤修正,這叫修行。這句話總是要把它記住,修正自己的錯誤叫修行。
       現在很多人不懂,以為修行是我每天念多少經,要拜多少佛,以這個來做為修行。如果你心裡面,過失一絲毫沒有改,你這種做法沒用,叫迷信。古人所謂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就是指這種修行人,沒有用處。真修行,那就是知道自己的過失,趕快改。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災難多,災難就是報復,就是惡業所感召的。災難再多,我能夠真正改過自新,消業障,積功德,無論什麼災難,你遇到了都沒事。為什麼?你已經超出了,你不在這個災難圈子裡頭,所以你不會受難。有時候吃一點小苦頭,這個無所謂,你能夠承受得了的。


淨空法師開示內容請看http://edu.hwadzan.com/play/21/402/0/8521視頻點播13:30~17:35

[ 本帖最後由 小鬆 於 2016-8-8 07:39 編輯 ]
南無阿彌陀佛

TOP

淨空法師:念佛是用佛號取代煩惱

發佈日期:2015年4月28日

「漏盡比丘」,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古時候,現在也不例外,古時候就有比喻,譬如我們這­個茶碗,這個茶碗盛茶的、飲料的,如果下面有破損,你盛的東西都漏掉,都漏失了。佛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一樣,現在有煩惱,煩惱就是漏洞,你所修的這些功德全漏掉­,這真煩惱,功德接不住。從哪裡漏掉?從貪瞋痴慢疑漏掉,這五個洞,這五個是大洞,還­有小的,怨恨惱怒煩是小的。你看有大洞、有小洞,盛一點點東西都漏光。佛這個比喻是真­好。

那怎麼辦?我們必須把這個洞堵塞住,我們修的功德就能保存得住。所以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根本煩惱是貪瞋痴慢疑,隨煩惱怨恨惱怒煩,這東西平常不能有。可是這煩惱已經在­自己心裡面生了根,隨時它會發作,當它發作的時候,你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你才能防止。­古大德常常勸導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就這些煩惱,它起來不怕,你­要覺悟得快。覺悟什麼?把它轉過來。

修淨土法門的人就用這一句佛號,貪心起來,立刻就­發覺,阿彌陀佛把它取而代之,讓這個貪念不能再繼續增長,這個念頭馬上就消掉。不順心­的事情,瞋恚心生起來,這念頭才一動,第二個念頭,南無阿彌陀佛,把瞋恚心伏住,這叫­真修行。這種念佛人是真會念,你看念念把煩惱伏下去,伏久了煩惱自然就沒有了。不會念­佛的人,口裡面念佛,心裡面還生煩惱,那不會念,他伏不住,讓煩惱把你念佛的功夫全破­壞了。所以念佛功夫不得力,道理就在此地。

由此可知,修行真的是要先斷煩惱,然後修行­功夫就得力。用什麼方法來伏煩惱?還是要用佛教給我們的辦法。佛教的辦法很多,八萬四­千細行,那都是方法。無量方法裡面,實在講,最殊勝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最實用的方­法,無過於這一句佛號。不管什麼煩惱起現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論什麼事情,只要­念頭才動,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好,一方面可以把煩惱伏住,另外一方面跟阿彌­陀佛路線接上了,一向專念,求生淨土,這個線接上了,這是無比殊勝的修學方法。

[ 本帖最後由 大大 於 2016-8-15 11:27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啟賢 金錢 +2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努力讓覺遲越來越短。 ... 2016-8-19 07:33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TOP

淨空法師開示 - 修行的秘訣

【眾生即自己】

在「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中講到「十普」,「普」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圓滿的包括虛空法界。佛說這是真正的自我,諸佛覺悟就是悟的這件事,眾生迷失也是迷的這件事。諸佛明了虛空法界是自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眾生不曉得,以為枝葉就是自己。譬如一棵大樹,眾生以為樹上的一片樹葉是自己,這片樹葉跟其他樹葉各自獨立,不相關聯,於是形成了自私自利,害人害己。世間人有個錯誤的觀念,以為損人可以利己,殊不知損人決定損己。

最近二、三十年來,常聽到有人在做尋根的工作,這句話很有意義。有尋根的觀念,就是從根本上開始覺悟,稱為「始覺」。你要是能尋根,最後就能明心見性,找到宇宙萬有的根源,根源是一個根生的。尋到根時,才真正明了樹根生樹幹,樹幹生枝,枝生樹葉,這些全是自己,是一個整體。這個根就是大乘佛法所說的:一心、真如、自性。佛用這麼多名詞說明一樁事,用意是教我們不要執著言說相、名字相,才能了解事實真相。眾生為什麼迷?就是執著在言說相、名字相,離開分別、執著就恍然大悟,原來虛空法界是自己。

好比我們全身是個整體,身體生病的部分是凡夫,健全的部分是佛菩薩。於是我們明白,六道三途是不健康的部分,諸佛菩薩、四聖法界是健康的部分。所以,上從諸佛菩薩,下至三途地獄,全是自己。我們了解、肯定事實真相,就不會再起一個害眾生的念頭,因為害眾生就是害自己。一定會生起幫助一切眾生的念頭,因為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把自己不健康的部分,恢復健康,道理就在此地。因此,哪裡會有一念不仁之心!

【自行化他】

「十普」裡最重要的是「自行普」與「化他普」。「自行」,就像現在自己是不健康的部分,但是我明白覺悟了,我是整體的一部分,是身體裡的一個細胞、小組織。如何才能恢復健康?必定要認識全體,不健康的部分很容易就能恢復。如果只注重身體的局部,不但恢復的慢,而且也不容易完全恢復。「解後起修」,就是這個道理。「化他」,是盡心盡力幫助別人,別人是我們身體麻木不仁的這部分,我們覺悟了,也要幫助別人覺悟。幫助別人覺悟,一定要認識機緣,有先後順序不同,有從根本上治療,有從局部下手,理事都要通達明了。像河水污濁了,要從源頭清除,正本清源,才是清除垢穢的根本方法。

幫助別人眼光要遠大,工作要做得徹底、圓滿,這是高度的智慧,而不是感情用事。情愈重,範圍就愈小,不能解決問題。世尊在楞嚴會上用「情」與「想」來解釋十法界的升沈,情重的人往下墮落,想多的人往上提升。比「想」更高級的是智慧,「想」可以提升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但出不了六道;一定要把「想」轉變成智慧,才能突破三界六道。

法相宗講「轉識成智」,要把情識轉變成智慧,唯有智慧才能理解諸法實相,也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理解虛空法界是自己,是一個整體,我們現在就像整體裡的一個細胞。覺悟的人,稱為佛菩薩;迷而不覺的人,稱為凡夫,佛菩薩與凡夫只是迷悟不同而已。悟的是這個事實真相,迷的還是這個事實真相。迷惑時,沒有減少;覺悟時,沒有增加。真相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唯有證入的人,才得受用。

【菩薩行與普賢行】

《華嚴經》講修普賢行的人能證入,沒有說修六度的人能證入。為什麼?十法界裡的菩薩法界與佛法界都修六度,還是不能證入。普賢行法與菩薩行法有何不同?從事相上講沒有不同之處,不同在於用心。普賢菩薩「心包太虛,量週沙界」,十法界的菩薩實際上沒有達到,因為普通菩薩 ​​修六度,用心還不圓滿。普賢菩薩的心就是虛空法界,起心動念都是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念念稱法界,行行稱法界,這才稱為入法界,入就是證。唯有這種思想、見解,才能突破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
佛用「不思議」形容法界的真理、事相、作用,用「解脫」說明入法界的人,所得到的真實、幸福、瀟灑、自在、圓滿。這個人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怎麼修成的?念念以真誠、清淨、平等、智慧、慈悲心,無條件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這樣的心行就是普賢行,這個人就是普賢菩薩,不是普通菩薩 ​​能做到的。

我們修行的秘訣與綱領,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如果這二十個字都能做到,就是普賢菩薩。《華嚴經》說:「菩薩若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唯有普賢菩薩能證究竟圓滿的佛果。

【念佛與普賢行】

念佛法門是修普賢行,但是要用普賢心。我們修念佛法門,依據普賢行願,依據普賢用心,就是用真誠心。別人欺騙、冤枉、陷害、侮辱我們無所謂,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還是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這是修普賢行。他搞六道輪迴,我入一真法界。如果我不甘心,我也騙他,他往地獄去,我也往地獄去,這是迷惑顛倒,這是錯誤。在日常生活中,事事能「看破」、「放下」,自己的生活得大「自在」;處世待人,「隨緣」而不攀緣;最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功夫就得力了。

許多人念佛多年,功夫還是不得力,原因就在此。只要你把前面的九句都做到,念佛就得力了。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不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一定生實報莊嚴土,這個品位高!同修們對這樁事,務必要清楚,要認真努力學習,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成就。

轉貼網址 http://www.rushiwowen.org/category-18-01-300871.jsp

[ 本帖最後由 小鬆 於 2016-8-15 13:37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啟賢 金錢 +2 謝謝小鬆分享 2016-8-19 07:30
南無阿彌陀佛

TOP

淨空法師講: 念佛三昧功夫分為三等



「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煩惱,能解脫生死,故須名清淨解脫三昧」。

念佛三昧殊勝,我們雖然念佛,沒念成功,念佛三昧沒得到。得到就好了,得到,往生你就有把握了,功夫深的,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你只要得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功夫有淺、有深,也分為三等,最高的叫理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境界是相同的。用念佛的方法,等於說是修到禪宗最高的境界做得到,證明了佛所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禪能夠達到,念佛也能達到。

第二等的功夫叫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得定,沒開悟。這個定的等級跟小乘、跟權教菩薩相同,最低的等級是阿羅漢。那我們就曉得,他得的定的功夫就是四聖法界,阿羅漢的定功,辟支佛、菩薩、佛(?),沒開悟,事一心不亂。這都很難,為什麼?事一心不亂確實見思煩惱斷了,我們凡夫,尤其生活在現代的社會環境,不容易得到。那怎麼辦?

下面還有一種,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亂裡頭最淺的。怎麼叫成片?一天到晚心裡頭都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斷,無論是念或者是不念,心裡頭都有阿彌陀佛。真的,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心裡什麼都沒有,這個我們可以做得到。把一切萬緣放下,為什麼?那些緣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把障礙往生的統統放下。

不障礙往生的就是念佛,或者是讀經,或者是研究經教,經教只限於淨宗的典籍,就是今天講的五經一論。研究經教屬於什麼?憶佛,你看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現在,有感應,你不必去求,緣成熟了佛自然現相給你看。你看了要有定功,什麼定功?如如不動,也不必告訴別人。那是你定功,那就是念佛三昧,你自己很清楚,你會更努力,為什麼?決定得生。見到佛就等於得到保證,你不會懷疑、不會猶豫,對這個世間不會有絲毫貪戀。在這個世間做個念佛人的好榜樣,給大家看看,將來決定得生淨土。(P.11~12)

所以前面兩種,理一心跟事一心難,理一心要破無明,事一心要斷見思煩惱,功夫成片我們做到。功夫成片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最多,經上講的一念、十念往生,都是屬於功夫成片,他時間雖然短,他符合這個條件。一生沒有遇到過佛法那不算,遇到有人勸他,他馬上就相信,他立刻就念佛,念到十聲的時候他就往生;他十聲是念念不中斷,淨念相繼,符合條件。這樣往生的人,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他很僥倖,天下沒有僥倖的事情。他遇緣、相信、肯念、往生,與過去宿世的因緣有關聯,如果過去生生世世沒有種這個善根,這一生他怎麼可能會相信?他怎麼可能他就真幹?決定不可能。所以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有句話,凡是像這樣念佛往生的人,這個人宿世,就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這個緣一碰到,無量諸佛威神加持,讓他堅定信心、堅固願行,他真往生。

蕅益大師《要解》裡頭講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注意到他講淺深,不是多少,不是說佛念得多功夫就深,不是的。淺深在用心,一心專念就深,功夫就深;散亂心念,功夫就淺,懷疑的心、散亂的心,念佛當中很多妄念夾雜,那個功夫淺。念佛的時候沒有懷疑,一心專念,沒有一個妄念,那個功夫深。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好,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深淺,從這兒決定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節錄精華(第187集)--淨空法師2012/2/12

[ 本帖最後由 大大 於 2017-12-29 11:59 編輯 ]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TOP



[ 本帖最後由 joy 於 2018-1-8 11:17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大大 金錢 +1 謝謝joy 2018-1-12 14:25
學習
真認自己錯
隨順眾生、不自私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帶著懺悔、贖罪的心向前走
力行大悲咒十心
相信一切佛菩薩自有安排
阿彌陀佛

TOP

學習
真認自己錯
隨順眾生、不自私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帶著懺悔、贖罪的心向前走
力行大悲咒十心
相信一切佛菩薩自有安排
阿彌陀佛

TOP

學習
真認自己錯
隨順眾生、不自私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帶著懺悔、贖罪的心向前走
力行大悲咒十心
相信一切佛菩薩自有安排
阿彌陀佛

TOP

 49 123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