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946a60102efuu.html
一張張拍痧的照片,在網絡及眾多媒體好心或惡意的推波助瀾下,廣為流傳。理解者為之佩服、讚歎!實踐者引為同道,發出會心一笑。疑惑者看後,謂之可怕、是自虐。反對者以此為證,“痛斥”為不科學,殘忍,違反現代醫學常識。到底誰的看法更有利於我們的健康,更接近自然規律?在此,我從大家熟知的生活常識中,談談自己對“醫行天下”拍痧排毒的理解。
說到排毒,一些人覺得不可思議,另一些人感到恐懼。那換個說法,排毒就是清除身體裡不被需要的東西——垃圾,是否好理解了?其實,我們身上所有帶“孔”的部位都兼有排毒的功能。如眼屎、耳屎、鼻屎、吐痰是七竅在排毒。大小便的排污功能自不待言。連遍布全身的汗毛孔,也在出汗的同時,排出身體的毒素。例如,發汗可以治療因風寒引起的感冒。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我們身體裡有位高度負責的“醫生”――自愈系統,又叫“自愈力”。它包括免疫能力、排異能力、再生能力、代償能力、內分泌調節能力、應激能力等等。與排毒直接相關的是我們的“免疫能力”和“排異能力”。你看,那些在醫院做了器官移植的人,置換了鋼筋鐵骨的人,安裝了血管支架的人,那些被“確診”為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就被“告誡”需終身服藥,以對抗我們自身固有的排異反映。對這些病患來講,算是一種無奈而可悲的選擇。
另外,我們身體還有一個大藥房。我們體內分泌和製造各種各樣的“激素”,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激素、胰島素等。將其排列組合,可以配出三十多種藥方。我們身體還製造和儲存數千種“酶”,再與激素配合,能夠開出且“量身定做”的藥方是不計其數。可見黃帝內經講,上醫治未病、調心為上、外治為主等健身祛病的原則對人類的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身體健康需要良好的血液循環,既強壯的心臟、暢通的血管、高效的微循環網絡。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形成一個有效的環路。強壯的心臟、暢通的血管大家好理解,而如何愛護我們自身的微循環網絡,就關注的不多了。不然的話,我國的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怎麼會持續攀升?要知道,強壯的心臟和暢通的血管都是為了支持與保障人體健康所必須的、高效的微循環網絡。
微循環是指遍布全身的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新舊血液交換,見圖一)。微循環的基本功能,一是通過血液流動,完成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營養輸入、廢物排出;二是保持和調節體溫;三是在必要時丟卒保車,促進血液迅速回流心臟。微循環的作用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圖一血液循環的示意圖
重新認識血液的作用。血液在體內周而復始的流動,把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的細胞當中,再把細胞裡的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排出體外。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身體裡的血液就是一種“運輸工具”,其“運輸環境”則要求在全身肌體放鬆和恆溫狀態下進行。既動靜有度,心態平和,非寒性體質。舉例說明,如年初的一場場大雪,就讓許多北方城市經常陷入半癱瘓狀態。
當我們飲食不當,當我們缺乏正確的運與動(筋縮),當我們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心縮),都會減緩體內血液的流速,因循環動力不足,體內的垃圾(痧)增多,並堆積在毛細血管裡,進而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見圖二)。同時,如果這些微循環發生障礙,相關身體的組織細胞得不到營養供給,細胞的再生能力就會降低,再生的細胞質量就差,進而影響相應器官的生理功能。由於“痧”這種致病因素長期、大量的存在,人就生病了。
圖二血管阻塞的示意圖
例如,醫學家在研究冠心病時發現,是冠狀動脈血管裡的斑塊,妨礙了給心肌供血,引發了冠心病。於是,醫生們就努力地用各種方法來消除血管裡的斑塊,一部分病人好了,而另一部分病人卻出現心血管滲血或破裂,病情反而加重。進一步研究得知,冠狀動脈血管裡的斑塊原來是人的一種自救方式,斑塊往往發生在血管已經脆裂的地方,像我們常用的“創可貼”。冠心病是心臟與冠狀動脈血管組織微循環障礙,組織細胞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供給,細胞質量變差引起的。
痧是人體中的致病因素,血液中的病理產物,不是某些專家所說的“毛細血管破裂”。實驗證明,用小刀劃破人的皮膚,會造成毛細血管破裂而出血,不管你重複多少次,結果是一樣的。而拍打出痧就不同了,同一部位多次拍打,頭一兩次出痧多,以後痧就越來越少了。這是因為兩者的目的和手段不同,一個是在破壞毛細血管,一個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讓毛細血管多“運動”。
痧又是血液中的一部分,出痧即為出“血”,但是大家不用怕,那是排出的“污血”。經檢測,痧中含有衰老、變異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血液固有的成分,也有蛋白質、脂肪和各類礦物質。例如不少人被拍打的部位既出黑痧,也出白粉。拍出的白粉,是食物和藥物中礦物質在體內的殘留。這些蛋白質、脂肪和各類礦物質不能被身體的細胞利用,它就是廢物、垃圾,需要我們再耗費能量把它排出體外。當痧的數量超過身體的自淨能力,就會在血管與臟器內堆積,後果大家都知道。再說,放血療法古已有之,不過需要有經驗的醫生,遠不如拍打療法那樣自我掌控,還會得到“多重收益”。
我們身體最大的器官是全身皮膚,而皮下的毛細血管(微動脈和微靜脈)最豐富。拍打時,人體處於一種身心合一的自然放鬆狀態,身體的“應激能力”立即增加被拍打部位的血液供應,皮膚就發紅、發熱。拍打同時,你會調動自身的“再生能力”和增強自己的“排異能力”,拋出體內一些無用的“垃圾”,故被拍打的部位就出紅斑、黑痧、白粉。因為全身的皮膚都是可以拍打,所以拍打是改善人體“微循環”最直接、最經濟、最安全的手段。如同改革開放之初,中央連續十年的一號文件都是促進農業發展,把每個農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全國的糧食產量就大大增加。
拍出的痧由表及里可分三層:
肌膚之痧(絡脈、表層的),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紅,小顆粒的紅點、黑痧,一般在皮下。
肌肉之痧(經脈、中層的),主要表現為黑痧面積較大且微微凸起,或沿經絡連片出現。
內臟器官之痧(臟腑、深層的),主要表現為皮膚上明顯凸起的紅黑色腫塊,甚至破皮裂口。
雖然,我是個看起來很健康的人,但我更追求“上醫治未病”的境界。拍痧的這幾步我都經歷過,確信出痧是人體組織在進行自我修復時的正常反映,它符合自然規律。要想“富”先修“路”,不光是貧困地區致富的要訣,也是我們追求健康的法寶。
拍痧排毒是一個過程,不能指望拍打幾次,就把體內多年積累、深入臟腑的垃圾全部排出。一些多病之人在拍打後反而不易出痧,究其根源,是體質太寒,痧毒瀰漫,自愈力被破壞得太多。所以不出痧並非是好事!
如何看待拍打的疼痛?疼痛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我們應該正確理解,善加運用。疼痛分兩種,病痛和醫痛。通常我們感覺到的痛是“病痛”,“病痛”是在提醒自己犯了錯誤,身體有了問題。我們在治病時也會感到痛,這種痛是“醫痛”。“醫痛”是在打破原有的病態平衡,調動身體的自愈力,以戰勝疾病。我們在拍打拉筋時引發的痛,就是“醫痛”。
“體寒”與“心寒”。大家都經歷過自然界的風、寒、暑、濕對我們身體的侵襲和造成的疾病,知道這種“體寒”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是,絕大多數人都忽視了心靈上的風寒暑濕帶來的“心寒”,如飢、飽、勞、逸。它們才是人生病的最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大家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當代人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們在追求人生目標、追求那些物質和心理享受的過程中,都不會一帆風順,喜怒哀樂常相隨,看大家能不能平靜對待。所以中醫有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胃。這些“心寒”既在我們體內日積月累,又伴隨著我們整個人生,這不是單純靠拍幾次痧,而忽視起痧的源頭,就能保障身心健康。清理心靈垃圾,同樣是我們的必修課。
拍痧排毒有傳承,有發揚。有理論,有方法。有技巧,有禁忌。大家可以在醫行天下的網頁上多看、多學、多領悟,然後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中。祝有緣人心想事成!
金鐵鑫
20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