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圓胖、大腹便便,神情一任怡然自得,始終笑顏逐面,便是布袋和尚的特徵。從宋朝贊寧所撰的『高僧傳』中,得知布袋和尚自稱「契此」,惟其身世姓氏皆不詳。契此和尚平日居無定所、隨遇而安,出語則或莊或諧、變化莫測; 人們經常看見他以杖肩荷一只布袋,四處化緣。而契此和尚「見物則乞」,無論施主所給與的物品為何,他一律「來者不拒」、歡喜接受。如果對方給的是食物,契此和尚輒隨意吃幾口後,便將餘食投擲於布袋中; 此外,資身所需的日常用品,亦悉數貯藏於該只布袋中 。契此和尚因此被稱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具備多種「特異功能」,不只能準確預知天氣晴雨乾溼的變化,更曾隻身躺臥在雪堆中,卻不見片雪沾其身,見者無不嘖嘖稱奇!
某日,有一僧人問布袋和尚:「如何是佛法?」和尚默默不語,惟立即將肩上的布袋放下、叉手而立。該僧人復進一步追問:「放下布袋後,是否另更有向上事?」布袋和尚依然默無一語,但即刻背起布袋、開步前行。
「放下布袋」意謂: 看破世情假相、放下染緣貪愛; 「叉手而立」表示: 冷眼觀世相、去執著離染污,身心解脫自在。末後一著,提起布袋勇往直前,係顯彰直下承擔如來度生大家當,踐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行業。「看破、放下」是大智,得力於般若妙慧的覺照; 「提起、無畏」則是大仁、大勇的顯彰,源自無量悲願的驅策。「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正是修持佛法的正軌! 布袋和尚這齣不假言語、即身示教的「默劇」,至今仍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五代後梁末帝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布袋和尚示寂於岳林寺(在今浙江奉化縣)廡下磐石上,遺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總不識。」 世人據此推測: 布袋和尚乃彌勒菩薩的化身。更令人稱奇的是,後晉高祖天福初年(公元九三六年),莆田縣令王仁煦分別於江南和福州二地遇見布袋和尚。
~摘錄自高僧行誼 陳秀慧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