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分享"首楞嚴經導論"

卯七  勢至根大  分五    辰初  陳白古佛授法    二  詳喻感應道交    三  合喻顯示深益    四  述己自利利他    五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鉢』,又譯得大勢,以能成辦一切所應作事故,得大勢力也。其得名原因有二:(一)如《觀無量壽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二)身震大千:如《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三:「若菩薩所投足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故名大勢至。」《悲華經》說: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今在極樂世界,居彌陀左右,輔弼佛化,候補作佛。

「法王子」:是菩薩別稱。法王指佛,佛為法王,於法自在。菩薩為法王真子,可堪繼承如來家世。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倫是同類者,謂同以念佛法門自修及化他。同倫有五十二菩薩之多,可見其成就之易,又五十二寓意菩薩五十二階位;蓋念佛者,徧及五十二階位皆有故。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勢至菩薩自述他回憶過去經恒河沙劫時,有佛出現世間,名無量光佛。梵語「阿彌陀」,漢語可譯為無量壽或無量光。壽代表時間,光代表空間;壽代表福,光代表慧。義為時空無量,福慧無量。然此為恒河沙劫前之古阿彌陀佛,非今極樂世界教主之名;乃同名之佛。

「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根據《大阿彌陀經》所說,十二如來如下:
一、無量光佛,實智照理,無限量故。
二、無邊光佛,權智照事,無邊際故。
三、無礙光佛,慈光與樂,無障礙故。
四、無對光佛,悲光拔苦,無對敵故。
五、炎王光佛,光音應化,得自在故。
六、清淨光佛,惑垢既離,發淨光故。
七、歡喜光佛,令他受用,生大喜故。
八、智慧光佛,以大智慧,破諸惑故。
九、不斷光佛,常放身光,不斷絕故。
十、難思光佛,妙用無盡,難思議故。
十一、無稱光佛,具足眾德,不可稱故。
十二、超日月光佛,窺天鑑地,超一切故。
此十二如來,相繼於一劫中出現。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日月唯灼晝夜,不照暗室,故有未盡;此佛光照盡宇宙萬有,耀古騰今,故名超日月光;亦謂超越明暗,是大智慧能破盡諸惑故。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7 17:52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超日月光佛教我修習「念佛三昧」法門。

大乘「念佛法門」非大乘經所獨創;在原始佛教《別譯雜阿含經》卷九中,就有「六念法門」:(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念光明)。其中「念佛」,即念「南無佛陀」;而非唸阿彌陀佛。大乘淨土法門即從此「念佛」而建立別念「阿彌陀佛」。故大乘淨土念佛法門,仍有根據而說的。

梵語「三昧」(Samādhi),又對音三摩提。漢譯為正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持、等念等。意思如下:
三昧漢譯:
1.正定-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
2.正受-正受所觀之法故。
3.調直定-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
4.正心行處-端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
5.息慮凝心-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
6.等持-正等持心,持諸功德故。
7.等念-平等攝念,護諸眾生故。
《大智度論》卷五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又卷二十三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摩提,秦(指中國、符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大正》No,1509,T25,P234)

「念佛三昧」,是由持行念佛法門而獲得三昧正定。念佛法門有四,如下:
念佛四行:1.持名念佛-聞說佛名,一心稱念。2.觀像念佛-設立佛像,注觀稱念。3.觀想念佛-心繫佛境,觀想如來。4.實相念佛,即念心性,法身真佛(此為真念佛)。四種方法雖異,目的相同。

本念佛圓通章並未主張應念何佛名,故知不論念任何一佛,功德成就一樣,不過大勢至菩薩今既為阿彌陀佛的輔弼,當然決定,以念「阿彌陀佛」為宜。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7 17:41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辰二  詳喻感應道交  分二    巳初  先以二人為喻    二  再以母子為喻    今初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此說單方憶念無效。譬如世間有親友二人,離別之後,其中一人專心想念對方,另一個卻早忘記其親友。如此兩人重逢的機會則是不定。「若逢」、「或見」指專憶者,「不逢」、「非見」指專忘者。

「一專為憶」,喻佛憶念眾生;「一人專忘」,喻眾生不念佛。佛專憶眾生,有二種意:一、佛具大悲願故,觀見一切眾生,與我本來同體,我今已成正覺,已得涅槃,眾生尚在輪迴,不了生死,故運大悲願,專憶眾生。二、佛具平等心故,佛在因地,為菩薩時,尚念念不捨眾生,況今成佛,視大地眾生,皆如一子,故以平等心,專憶眾生。

法身佛恒現於日常生活間,但眾生卻不悟不知;又佛恒垂化世間而眾生卻不信不學。這都是單方面事,故功效不彰。所以說「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此說雙方相憶的功效。若二人都能相憶,互相憶念既深,必互相尋找對方,自然會相逢相見,不相捨離,乃至生生世世如同身形和影子不相乖離。此喻佛與眾生互相憶念,佛護念眾生,眾生也憶念佛;念佛既久,淨念不絕,如此時時處處心佛不離,生生世世如同形影不違。此謂繫念然後相應,然後即心即佛,不相乖異。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7 17:51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巳二  再以母子為喻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前二人相憶為喻,只是親友之情而已;然佛念眾生,則猶如父母之念子,故今更以母子相憶為喻,以見佛之慈心。

「如母憶子」:講十方如來之悲心,護念眾生,如母憶子。《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云:「諸佛心者,是大慈也。大慈所緣,緣苦眾生。……苦眾生者,謂三惡道極苦者。」(《大正》No,643,T15,P674b)此說諸佛大悲所念,乃三惡道受苦之眾生,念念欲拔其苦。

「若子逃逝」,喻眾生不欲念佛,自己違離於佛。「逝」字是「去」的意思;逃逝即逃掉。

「雖憶何為」:喻雖佛殷勤護念眾生,亦不能濟事。如城東老母不欲見佛,雖佛往度,而堅閉大門;佛從門縫現身,彼轉背面;更以雙手覆眼,佛現指縫,彼跺腳拒視。足證單憶無憶。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喻眾生若能念念在佛,就如同諸佛憶念眾生時的殷勤情形,如此母子經歷生生世世皆相隨而不違背遠離。

眾生自違於佛,非佛違於眾生,法身時時念攝眾生,眾生卻違背法身、遺棄法身,故喻如逃逝。佛經中常以「虛空」喻法身,而《古保積經》云:「(佛問大迦葉)『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悲嗥椎胸。作如是言:我捨虛空,於意云何,是虛空者,可捨離不?』(大迦葉答)『不也,世尊!』」(《大正》No,310,T11,P634a)捨棄虛空者,以為離去虛空;事實上,他仍在虛空籠罩中;眾生背棄法身,實則不離法身,而為法身永恒攝持。雖法身單方攝持,眾生不予繫念返悟,不能證得。若法身攝持,而眾生返悟,則生生世世,不相違遠。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7 17:52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辰三  法合顯示深益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上舉喻,今法合。此唯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即能成功,是事在眾生邊。因為生佛不能逢見,只因眾生逃逝;只要眾生憶念,必得成辦。

然而此事重在「心」字,必須心中有佛,是心憶心念,而非徒事外相。「憶」是記憶不忘,「念」是繫念不捨。對於佛能以心記憶,以心繫念,則恒持不忘,常在不失。

眾生念佛,暫憶暫念,故佛念斷斷續續相續,不能成片。此唯因心不專切故。今強調一「心」受持,則是恆念不失。例如在某地遺失金子,必心繫不捨,急欲尋獲。念佛亦然,若能如尋失金子殷切繫念,則現前(現在)當來(未來)必定見佛。所謂見佛未必是肉眼所見;其實是「現佛」;亦即佛現。不必定是形色之佛;此亦涵法身佛現前之意。學佛之人,或於夢裡所見,或在定中所觀之三十二相金光閃爍之佛,仍為形色。《金剛經》謂:「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又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真正見佛,是見法身佛。法身真佛超越形(相)色,周遍十方,而於念佛心淨時,豁然現前。

若見有形(有相)色之化身佛,未必即能開悟證道。如佛世時,城東老母或一般不學佛者,雖經常目覩佛陀入城乞食,亦不能得法益;乃至跟隨佛陀學法者,天天見佛,未必都能悟道。如阿難為佛侍者,竟在佛滅度以後,因大迦葉揀出他未證阿羅漢不能參與結集經藏,故於是夜而證入無學。此證明但見化身佛,未必證道。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者,「花開」是淨心豁開,誕見法身真佛,怎能不悟無生法忍呢?

「現前見佛」,指當下心開悟見法身。「當來見佛」,指未來我空悟見法身。如《阿彌陀經》說:「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命」指命根我執,一旦命根我執盡空,則一切諸佛法身現前。

淨土宗說,則是人在死亡時,阿彌陀佛等現身來迎。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9 03:39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此以「染香喻」來譬喻念佛者得熏習佛之氣分。譬如染到香氣之人,其身上則有香氣。此香氣從染得來。比喻念佛之人,即能熏習佛之氣分。「香」在佛法中常被提及,所謂「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合之即是法身真香。今念佛者以念佛故,即能熏習佛之法身真香。(法身非有形象之身,是積聚義,積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法謂之法身。故積聚五分法身香,謂之法身真香。)

「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是說出法門名。上說的譬喻,只以「香」為喻,未說到「光」;而法合則成為「香光」合稱。其義為法身之「香」乃指清淨性體,而智慧之「光」乃說其圓妙相用。此謂以念佛的清淨法身真香和智慧真光來莊嚴自己的正覺。如《大乘起信論》說:「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所說的「淨用」,就是本經所謂「香光莊嚴」。所謂「無明染法」,與「本覺淨法」是相對的,凡夫為無明所蔽,而本覺不現;今念佛即熏習出本覺佛心;一旦「心開」,本覺佛現,無明當下瓦解.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引用:
原帖由 黃楊木 於 2012-6-8 10:28 發表
辰三  法合顯示深益
..............
所謂「花開見佛無生」者,「花開」是淨心豁開,誕見法身真佛,怎能不悟無生法忍呢?

...
好像是筆誤 請參考 謝謝

TOP

引用:
原帖由 猛龍 於 2012-6-8 14:14 發表

好像是筆誤 請參考 謝謝
謝謝馬爸, 已訂正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辰四  述己自利利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這裡總述大勢至菩薩修因證果以及化他的過程。

「我本因地」:謂我原本所修的「因地法行」。本經前曾講到「因地法行」與「果地修證」要因果一致。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以念佛為因地,即以念佛心為因地法行的根據。本「念佛圓通章」是「根大圓通」,乃「都攝六根」(攝六根之根源,唯一精明而念佛),故非是口念或意念;若單是舌根,則與憍梵缽提的「旋知圓通」相濫;若單是意根,則與須菩提的「旋法圓通」相混。所以這裡是說以「念佛心」—六根源頭的精明心,以此念佛而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無生忍」是認證諸法緣起寂滅無生(因無生亦無滅,確實從經驗中產生安忍之自內證,從而產生無生智),其智安住此理中。「忍」有認證的意思及安忍的意思。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從理上說,「此界」指現象界世間,「淨土」指本體界、法性土;從事上說,「此界」指娑婆世界,「淨土」指西方極樂世界。「攝」是攝受。以念佛者,相信淨土,發願往生,念佛不斷,菩薩即為攝受接引往生,歸於極樂淨土。從理上說,是返悟證入法性土。

「攝受」是他力,「念佛」是自力,自他二力結合,故能往生見佛。若是單方面,不能成辦。佛菩薩雖有悲心,無法攝受不願往生之人。所以念佛人信、願、行三資糧具足,即是自力齊備,必蒙佛力攝受接引。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11 10:27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辰五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前面佛曾說六根功德,要人從中擇其圓通可入之根來修持。今大勢至菩薩謂,對此六根並無特別選擇優劣,因為我於因地,超日月光佛所教授念佛三昧法門,是統攝六根根源之唯一精明;依此來念佛,則六根都盡攝於念佛中而無餘。故非單是口念或心念。

「淨念相繼」:眾念不生曰淨,一心繫佛曰念,佛念之念是「淨念」,能一心繫念而不間斷,是為「相繼」。淨念相繼者:念念相繼續也,無有間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相應、乃心佛一如,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念而無念(無念佛的念頭),無念而念,是念念皆是淨念,如此空明一片,沒有中斷(如有停頓、空檔,則妄想執著(無明)竄出,此為生死輪迴之本)。(淨念相繼即所謂功夫成片的境界,為是否成就的關鍵所在。)

「得三摩地」:由念佛淨心而直證三摩地(為正定法門,定慧等持,稍偏於定之境界,此處則是指楞嚴大定。);不必更加他法。是都攝六根之念佛正因,直通正覺之正果。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議】

一般說者,以念佛而在夢中或定中見化身佛者為「事念佛」;以「自得心開」為「理念佛」;更以為修念佛法門見佛化身是正常,而非魔境;修其他法門見佛化身才是魔境。其實不然。我曾見一某尼師修念佛法門,極精進,常自禁足禁口數月念佛。有次又擬禁足閉關三月,後在入關月餘時即衝出關外。他自述念佛念到一切都變成阿彌陀佛的佛號,電扇轉動聲都是阿彌陀佛。初見佛現身,法相莊嚴。不久復見自己身旁有黑暗影跟著自己在動作。後來暗影逐漸明確清晰,兇惡恐怖相越明顯;直至身心戰慄、病情嚴重,無法忍受而衝出關門外。故知,並非念佛法門不會著魔(所謂魔並非外境,而是心執著的一種狀態),也不是念佛者見之佛必真。《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大乘起信論》論到凡見種種相時,說是「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所以修念佛法門所見之佛,應以法身佛(清淨法身,無形無相)為貴。所以說是「自得心開」,是自心即佛,佛即自心。(若心迷執著於有形有相的外境,容易產生心魔,此非外來的神魔,想見佛之心念即是魔境。)

母子相憶喻,無非方便權說,實則本來並無分別,何得重聚?故洞山有云:「向道末去,歸來背父(註1)」

僧問曹山:「子歸就父(註2),為什麼父全不顧(註3)?」山曰:「理合如斯。(註4)」僧云:「父子之恩何在?」山曰:「斯成父子之恩。」僧云:「如何是父子之恩?」山曰:「刀斧砍不開。(註5)」天童拈云:「翡翠簾垂(註6),絲綸未降;紫羅帳合,視聽難通。犯動毛頭,月昇夜戶;密移一步,鶴出銀籠(註7)。還知麼?脫身一色無遺影,不坐同風落大功。(註8)」

註1:不用向外去求道,出去再回來違背佛性。此為最終體悟,佛性本在,無來無去,不假外求。
註2:返照佛性,找自己本來面目。
註3;佛性如如不動,不與自己招呼,不理不睬。
註4;因為佛性無為。
註5;佛性與己無法分。
註6;繡翡翠鳥的門簾垂下等三句,謂無法看透,父子之間受到隔離。另亦謂佛性如垂簾如如不動。
註7;謂佛性在性體中不動如白鶴在銀籠中無法查覺,但稍動則起大作用如鶴出籠。
註8;謂真如體性十方平等一致,不留半點形影。表現在作用則有無量無邊大作用。此指子歸父身邊父不理是因為父是體,是寂滅的。但等到子開悟見性則有大作用。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TOP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

本經卷六,正式進入最重要的實際修證法門—「觀音耳根圓通」。此為本經主旨,也是所要闡揚的法門。因此在二十五圓通中,安排在最後來詳說。前二十四聖圓通,俱唯略說,今則廣說「觀音返聞」的方法。本經何以獨弘「耳根圓通」?祇因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的緣故。

前卷四佛敕羅睺羅擊鐘驗常,聞性本無生滅,就已密顯耳根最勝。後又敕文殊選擇圓通根,偈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

然此「耳根圓通」法門,實從觀世音菩薩遠古因地時,得古觀音佛傳授「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八字也是本耳根圓通法門的總綱。一般講到「開慧」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本經亦不例外,但「聞」字不單是聞法開慧,而更是返聞自性的功夫。雖說是最後證入「三摩地」的首楞嚴大定,其實義正是圓成三慧,而非一般的禪定。「三摩地」是定慧等持的正定正智。正如禪宗六祖惠能所說的:「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的即定即慧。非此不足以稱為「首楞嚴」大解脫。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寅二  觀音廣說耳門  分三    卯一  略述最初修證    卯二  廣明成就功德    卯三  結顯圓通名號
今卯一  略述最初修證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此科陳述本經獨宏的觀音入理法門—「耳根圓通」。

「觀世音」之立名,有三原因:
(一)以德立名:大乘之佛菩薩名號,大都依其德行而建立其名號。觀世音菩薩自修持,從觀聞世間一切聲音之根源而返聞自性;而於度他時復以觀世間呼救聲音而為之解脫,故名。故凡修習此法門者,亦皆得名為觀世音。
(二)佛所命名:今觀世音菩薩自述於無數恆河沙劫前遇觀世音佛,教人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因由觀聞世間音而善得圓通,佛則授記彼為「觀世音」號。如下結答圓通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故彼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三)承襲前佛:前佛修觀音入理法門而成道,名觀世音,今亦隨之修此法門而成就,故亦隨承前佛名「觀世音」。

「觀世音」的「觀」字,以正確漢音應唸去聲,音貫。念平聲時,意思是觀看、觀瞻,是用於遠觀,仰視;而破音念去聲時,意思是諦觀、內省;佛教的「止觀」、「空觀」、「唯識觀」、「五停心觀」等「觀」字,都應念去聲才是正確;然今人隨俗而唸平聲。

「觀世音」者,觀世間的言音,是圓悟圓應的稱號,對於聲音而用觀,是以觀智照之,而非以耳識聞之的緣故。如下文所說的「入流亡所」就是用觀而不用聞,亦顯示六根互用的圓應境界。

觀世音菩薩自述其因地情形:「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無數劫前所遇之佛,乃修耳根入理法門,故以德立名,稱觀世音。此因果相符,古今一道。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梵語「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應以新譯較確切。印度人稱發心修道叫發「菩提心」,鳩摩羅什應漢人習慣,故譯為「道心」;其實梵語意思是「覺悟心」才對。由於羅什把「菩提」譯為「道」,害得唐時的道士誤會「道」是「菩提」。唐太宗請玄奘把《道德經》譯為梵文,想流傳去印度,一開始討論第一個「道」字,玄奘說應譯為「末伽」,道士(成英)說不行。理由是「古譯『菩提』為道,故應議作菩提。佛陀言覺,菩提言道。」玄奘駁之曰:「菩提是覺,而末伽才是道。若是不信,可問印度人腳所行的道稱什麼?若印度人說是末伽,你們都應有罪。」道士方服。(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第十。《大正》No.2104, T52, p387a)道士不懂梵文,而誤會菩提之義。

「菩提心」即是覺悟心。淺者發願希求無上正覺之心;深者是發露覺悟心—發露覺性。而「覺」有三義;(一)本覺(二)始覺(三)究竟覺。發菩提心是由「本覺」啟動而「始覺」發露,以至成佛為「究竟覺」。「菩提心」是學佛的主軸與前導,一切菩薩萬行,皆賴菩提心而成就。《華嚴經》卷五十八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大正》No.279, T10, p307c)故知發菩提心是修道之重要條件。一般學佛而退墮,或誤蹈岐途,都由不發菩提心所至。忘失都必成魔,何況不發?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彼古觀世音佛教授從聞思修三慧修行。今所說的三慧,與一般講的有異,一般以聞法理解為聞所成慧,那是以耳識功能作用,而思和修是獨頭意識,將所聞之聲教思惟,進而修習之;此皆不離生滅識心範圍。而本經是捨識用根(根性),故有不同。
今耳根圓通亦稱聞、思、修三慧,所說的「聞」是從耳根聞性起始覺觀智,不循所聞之聲塵,而返聞能聞之聞性。所說的「思」是正慧觀察,能聞者是誰?而確認自性。所說的「修」是不離不生滅性如幻聞熏聞修,念念伏歸元真,發本明耀。
此從聞於耳,思於心,修於行,皆依不生滅性之無分別智起反聞之功用。故能生無漏聖慧,而證入三摩地正定。這小段是總綱,下則細述其修行次第。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此正說修持耳根圓通法門的方法與過程。此中有先後次第,從根解結的妙行。前卷五說到「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並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之三空;並今卷六古觀音佛所授「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故此所示耳根法門,由淺至深之次序,即在解六結,破五陰、證三空(人空、法空、俱空)、成三慧(聞慧、思慧、修慧),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初於聞中」:即耳根圓通下處,乃最初從耳根聞性之中起修。所謂「耳根」不是取其浮塵根(指耳朵本身)或勝義根(指聽神經);而是指「根性」(耳根的聞性)而言;即此處說的「聞中」。

「入流亡所」:「入流」是旋流返聞聞性的意思;是與「出流」相對。眾生終日循聲流逸出去,分別聲塵的好壞、譽譭等。此逐流即為生死結縛的原因。今入流返照聞性,即是自由解脫的根本。

「入流」的方法:以觀智為能入,耳門為所入;以觀智從耳門旋流返聞注照能聞的根性。這是不緣外聲而返照內省的方法。所以「入流」是不入生死凡流,而進入解脫的聖流。

「亡所」的亡是消失的意思;「所」指所聞的聲塵。所說的「亡所」,並非聲塵消滅,而是功夫得力時,聲塵已不能打動其心之謂。因為聲塵只是緣起的幻相。原無實性(自性),吾人認為實有其聲,是逐流誤認它有自性,故從中分別計較;今旋流得定,不緣於聲,自離聲音自性,故聲塵隨其本無自性而自亡。此證入聲音原來的實相;並非消滅聲塵。眾生出流聞塵,即是背覺合塵;今入流亡所,即是背塵合覺。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所」,牒前「亡所」;「入」亦牒前「入流」。謂亡所入流功夫得力,塵境是寂然狀態。聲塵之境有「動」和「靜」兩種:「動」是有聲,「靜」是無聲;動靜皆是塵相。今亡所入流到了寂然之時,動和靜兩相都了然不生了。「寂」就是動靜二相皆寂然已空的狀態。

依「六結」來說,前之「亡所」是超「動結」;今之「了然不生」是超「靜結」。聲塵的動靜二結俱解時,依五陰來說,是破色陰境界。

六結:       
1.滅結 —        識陰
2.空結 —        行陰
3.覺結 —        想陰
4.根結 —        受陰
5.靜結 —        色陰
6.動結 —        色陰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20 15:09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如是」指上所說的「返聞」修持功夫,逐漸增進,定力轉深,所聞的動靜二境既已不生,而與聲境相倚的能聞之根,也隨之俱盡。因能聞是仗倚所聞而存在,所聞既盡,能聞必隨之而盡。至此,能聞與所聞皆盡消,是「根結」亦解;根結既解,沒有能受所受,故「受陰」亦破。此時證入「人空」。如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齊此說。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盡聞」牒上「聞所聞盡」,根塵雙泯之境。「不住」是返聞功夫更進,不停駐於「盡聞」之境。此時根塵既脫,心中惟存一覺,即湛一無邊之覺境。此中有能覺與所覺;「能覺」是照此境之覺智,「所覺」就是湛一之覺境。今以不住「盡」境,故進而能覺與所覺皆空。因為根塵俱泯時,歸於盡地,若有盡相可得,即是著空,未得能覺亦空。「覺」屬智分,若不放捨,則成愛智之法愛,故是「覺結」,今根塵俱盡,盡境亦不住著,則不但所覺空,而能覺亦空。此時是解「覺結」;覺智既空,則想蘊亦破,而證入「法空」。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空」是牒前「覺所覺空」的空;「覺」是牒前「能覺」與「所覺」的覺。今謂能所二覺既空,功夫仍不斷增進而臻達至極圓滿,故連能空與所空盡皆消滅。所空指智境,能空指空智。能所二空滅,則解「法空」,而「行陰」破。佛云「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正齊於此,是證入「俱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生滅」總指諸結的生滅而言。六結之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此六結都在生滅,故最後的「滅結」亦當滅除。若滅結不解,停滯「俱空」境界,還是微細障礙。此「滅結」就是佛前所說的六結次第生起的第一結—「由汝無始心性狂亂」,乃最原始的生相無明。因最微細,故最難破解。如《圓覺經》所說迷智四相的壽者相云:「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雖覺照清淨心源,因自認自家「本地」,故修無漏之智所不自見自除。就如同「命根」不可斷除一樣。即禪門祖師常斥的「命根不斷」者,此正停住「空」之極境。禪門說「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法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剎土現全身。」又云:「登上須彌峰頂,還須回來落草。」百尺頂端如何更進一步?就是下來落草呀!何謂「落草」?落草為寇,此喻不停空域而回歸現實來。這正是「滅結」滅除,而「寂滅」現前之時。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至此六結盡解,五陰全破。如佛前說「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破空而後的「寂滅」境地。所謂「寂滅」,並非排拒一切生滅或消滅一切生滅而後滅;而是諸法本自寂然,一切法皆本自寂滅相,故乃以整個法界的緣起相為寂滅本身—即生滅相,即是大寂滅境。故寂滅之性隨處現前;非離聲而聲自寂滅,非離聞而聞自寂滅,非離覺而覺自寂滅,非離空而空自寂滅。此解「滅結」而破「識陰」。既得大寂滅境,則能發起大慈悲作用。下文「忽然超越」下,皆是稱性全體大用的述說。

今將「次第解結破陰修證」過程表解如下:

解結次第: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解「動結」               
所入既寂,動靜不生        解「靜結」        破「色陰」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解「根結」        破「受陰」        證人空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解「覺結」        破「想陰」        證法空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解「空結」        破「行陰」        證俱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解「滅結」        破「識陰」        證寂滅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26 14:29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從上說的逐次破結修證,以至寂滅現前;是自利的階段。在自了漢者,此即是大休歇地。然而修菩薩道者,至此則更是一大轉折;從自利而轉變成利他的妙行。在寂滅現前時,突然超越了世間及出世間。「超越」是超脫的意思。此並非遁逃出離;而是深入其間而不為繫累的意思。這裏有超越世間及超越出世間兩重。「世間」指六凡眾生為我執所礙的世間;「出世間」,指三乘聖者(指聲聞、緣覺與權教菩薩)尚為法執所礙的出世間。今菩薩入三摩地,我法雙空,俱空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謂心光普照,十方無不圓滿光明。即卷四說的「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

「獲二殊勝」:上合諸佛慈力,下合眾生悲仰。此為菩薩全體大用,超越權、小,唯摩訶薩菩薩法,故稱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此下述說所證境界的妙功能作用之總綱。有兩項:第一是向上契合於佛的慈力,第二是向下契合於眾生的悲仰。今先述第一。

觀世音菩薩修道至此,已證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境域。故能上合諸佛,下契眾生。十方諸佛圓證本妙覺心,今亦同樣與佛圓證,故能契合。

又十方諸佛如來圓具大慈悲力量,今亦與佛圓具,故云「同一慈力」。因有此「慈力」,故能於十方三世隨緣赴感,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分身百千億而有三十二應身普門示現之妙用。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第二殊勝,能向下契合一切眾生心理所需;也就是能站在眾生立場,設身處地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悲」是悲切,「仰」是仰望。眾生身處苦海,悲切希望佛力救援。今深切體會眾生的需求,故能三十二應施無畏力給予救助,是其妙用。

具此兩種殊勝,即是學道成佛的價值,也是本《首楞嚴經》的價值。若無此二殊勝,必如外道最終目的在生天享福,對世間眾生有何裨益?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義】

自《首楞嚴經》譯出後,代代修此法門者眾。今舉《憨山老人年譜自敘實錄》卷上云:

「予三十歲。正月,自河東同妙師上五臺,……為卜居北臺之龍門,乃最幽峻處也。以三月三日,於雪堆中,撥出老屋數椽以居之。時見萬山冰雪,儼然宿慕之境也,予身心洒然,如入極樂國。

未幾,妙師往遊夜臺,予獨住此,單提一念,人來不語,目之而巳。久之,視人如杌(即小凳),直至一字不識之地。初以大風時作,萬竅怒號,冰消,澗水衝激,奔騰若雷,靜中聞有聲,如千軍萬馬出兵之狀,甚以為喧擾,因問妙師。師曰,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聞古人云,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予因溪上一獨木橋,日日坐立其上,初則水聲宛然,久之動念即聞,不動即不聞。一日,坐橋上,忽然忘身,則音聲寂然,自此眾響皆寂不為擾矣。

予日食,惟以麩和野菜,以合米為湯送之。初人送米三斗,半載尚有餘。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及覺,則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自此內外湛然,無復音聲色相為障礙,從前疑念,當下頓消。及視釜,已生塵矣,以獨一無侶,故不知久近耳。」

足證「耳根返聞圓通」之實有可驗。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