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八月(2014年),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失業。
這次失業,歷經了近兩年的時間,一直沒有工作面試的機會,因為沒有穩定的收入,讓和我一起支撐家庭經濟收入的太太,承受了更沉重的壓力。而失業並不好受,除了收入問題,家中成員的相處也處於有壓力的氛圍,無法放輕鬆。
長達近兩年,我沒有收入,太太為了家計,壓力更加顯現,看在眼中的 葉老師便藉著這樣的事情告訴我,我對失業這麼長時間的應變,並不積極;老師提點,從我失業後的一年開始,太太積極找尋增加收入的方法,我雖知道這個過程,但並沒有當作這也是『我的事』,所以對於太太的積極付出與其所承受的壓力,便顯得相當被動。對這樣的提點,我覺得我沒有不積極,每天也都在找工作,但在他人眼裡卻還是不積極,除了沒把太太的煩惱當自己的事、輕忽了她沒表現出來的壓力外,那我到底還出了什麼問題?
有一天,一位朋友告訴我一個工作機會,這個工作跟我以往所熟悉的領域算是遙遠,但門檻下降、仍需口試,名額少,估計報考的人不多,所以還不算太難,對於這個機會我著實還是思考掙扎著。思考了幾天,除了想著這個機會的種種,也想著 葉老師對我提點的『不積極』。這些天幾經思慮後,便浮現了一種想法,為了家計,我應該不要再想著我的過去,跟我以往的認知下的『可以』,無論如何,應考資格已經下降到我可以符合,那我就是要去報名,沒有理由不去,而『能不能考上與機率』,不在是否報考的原因之一,有機會,就要把握。
於是,我去應考了,但,我沒有被錄取。
說也奇怪,雖然沒有錄取,但在報名前夕,我學弟有件案子缺一位助理,這個打工機會剛好被我聯繫上,他也願意給我機會,等我應考結果出爐後,再決定是否另外找人遞補。而考完雖然沒錄取,除學弟的助理缺外,另外一個月前曾接洽的兼差機會,終於也發出案子讓我執行。到了月底,忽然有一個公司透過人力銀行履歷自己找上我,希望我去面試,當面試過後,也錄用我,讓我上班。我等待近兩年的時間,在這個月,出現了兩個賺外快、一個工作口試,及一個正式工作的機會。
可見,思維的僵局,容易讓我們『留在原地』,要多些積極,才能『動』起來,生命才可能『流動』,僵局才可能『突破』,我的求職機會都在這個月份, 葉老師與『三松』團體提醒了我:『不是有做就是積極』,『積極』是不斷地修正與調整不完善的思維與行為。
我們總以為要完全改善完自己,道路才會出現,一般是這樣,我也相信一定是這樣。
但我也相信,跳出以自己為中心的框架,法界在我們尚未完全改善完自己前,也會願意給予我們一些鼓勵的回應,這也是我們必須感恩的。
而當我們的生活出現僵局,真的要常常這樣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