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察覺大不易

今年新春過後,由於牙齒兩邊下顎的臼齒鬆動,導致無法吃芭樂或乾飯等比較硬的食物,因為才剛做完例行性檢查,直覺地認為可能是睡眠品質不好,所以就每天煮稀飯,以及吃一些流質食物,並且盡量提早休息。 兩星期後,臼齒仍鬆動如昔,加上只能使用門牙咀嚼,無法嚼碎食物,長期下來,會對胃的健康有影響,因此決定再預約牙醫師作檢查。

這位幫我看診超過二十年的牙醫師,一開始先詢問我,最近是否有比較勞累或睡眠不足的情況,可是當時我正好放寒假,既無工作勞累問題,睡眠品質也很好,所以他就開始做檢查。

當他將牙齒可能鬆動的原因都排除後,只好照X光檢查。可是在X光片中,臼齒並無任何的異樣,牙醫師覺得很奇怪,畢竟兩邊臼齒鬆動很明顯,但原因卻不明。最後他只能開消炎藥,並囑咐我要注意睡眠問題,也許情況就會改善。

半個月後,由於臼齒鬆動未改善,因此再次預約檢查。牙醫師檢查後,還是找不到原因,只好要我繼續吃消炎藥。回家後,望著一大包的消炎藥,我心想是否該換牙醫師做確認,但卻想到既然我的睡眠品質沒問題,而且X光片檢查也無異常,臼齒也沒有疼痛的感覺,再繼續換醫師,也只是拿回一包包的消炎藥而已。

後來在一次與好友的聚餐中,聊及牙齒鬆動歷久不癒的狀況,好友建議我可以找有修行的朋友問看看。在這樣的因緣提示下,藉由同事的牽線,來到『三松』尋求協助。在整個諮詢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情緒變化」觀念的釐清。

當指導老師詢問我是否常生氣時,我直覺地回答:「不會」,當時的我,根本不認為自己愛發脾氣。後來他繼續闡述「愛生氣」或「發脾氣」,都不是拿自己來和別人做比較,而是對個人心性上是否有起變化的察覺,這其中只要是很細微、不舒服的情緒,都包含在內,並且要我回家後,可以問問自己的家人,以了解自己平日的情緒變化狀況。

回家後,我問了先生與兩個兒子後,他們的答案都是不會經常發脾氣,但偶爾會有悶悶的情形。這個時候,我才明白,悶悶的意思在指導老師的定義下,也算是一種發脾氣的行為,對周遭的人照樣會產生不自在的影響。

第二天上班時,我決定對自己在當日各種事件的變化下,作情緒的紀錄,以便更詳細的了解事實的真相。所以就在筆記本上畫出三個欄位,分成不生氣、生悶氣與憤怒三大類,當然這還是在自己有意識,而且刻意要做紀錄下所產生的結果。下班後,我統計當天紀錄的結果,得到的結論是自己真的很愛生氣,而這樣的結論也嚇著了我,原來我的的確確是一個愛生氣的人。

彌勒菩薩曾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能力只能看得到煞車那一瞬間的痕跡,也就是剎車前綿綿不絕、衍生出來的無數念頭,都被我們不經意或刻意忽略掉了。因此在情緒的變化上,由於我們自身的察覺能力不足,所以就失去了警覺性。

在牙齒疼痛兩個半月後,我到『三松』尋求協助,也因為在這裡得到迴異於以往的想法與認知,所以我請求 老師的同意,讓我也能參與『三松』的課程學習。進入『三松』至今未滿三個月,雖然我的右下方臼齒仍然鬆動,無法使用,但很慶幸的是大約在一個月前,左下方臼齒竟然可以咬合自如。歷經四個月後,當我可以再一次吃芭樂時,心中有莫名的感動,而且我再也不用每天自己煮稀飯了。

人生的一切是如此的奇妙,感謝所有的一切因緣,讓我藉著這件事,了解到如果自己的心性不調整,或有自以為是的刻板作法,都將使自己的身體受到持續的牽連或拖累。經過這一次的事件,我開始隨時隨地的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雖然察覺能力尚顯不足,但至少已經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而有修正的機會。唯有我們願意正視且妥善調節自己的情緒,才能使身心都得到健康。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